學院位於廈門東海岸曾厝垵村文教區。目前校園占地面積110畝。2008年建成集美新校區(壹期),校園面積326.87畝。學院現有建築面積24600平方米。2008年集美新校區壹期工程竣工後,總建築面積將達到941,000平方米。目前擁有機房、電子電工、電子技能、電工基礎技術、計算機組裝、單片機、軟件、網絡、PLC、汽車檢測與維修、高頻電路、現代通信、會計過程模擬、綜合金融實訓等32個校內實驗室和40個校外實訓基地,圖書館藏書46.9萬冊(其中電子書閱覽室654.38+032萬冊)。還有外語實驗室、視聽室、多媒體教室、閱覽室、學生活動中心、餐廳、運動場等設施。學院環境優雅幽靜,是修身養性、學習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校的專業建設方向以工科為龍頭,金融為主體,包括人文(含英語)專業。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壹體化、汽車電子技術、財務管理與實務、保險實務、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會計學、會計與統計會計、金融與證券、物流管理。並與伊利諾伊州中央學院、香港學院簽署合作交流協議,互派師生,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
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現任主席為原廈門市政協主席蔡,現任院長為資深教育家、經濟史學家、原廈門大學常務副校長鄭教授。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3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24.4%,在校學生3826人(截至2007年6月)。學院高度重視實踐、實驗、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專業重點是培養適應21世紀前二十年經濟技術發展的實用型人才。
學院目前擁有常勛、洪濤、鄭等專家、企業家設立的“新生獎學金”、“創新獎學金”、“***17獎學金”,以及占學生總數20%的“政府獎學金”,有效幫助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2004年,《廈門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將“優先發展華夏職業學院”定為廈門市政府做大做強職業教育的主要舉措之壹。如今,華夏學院已發展成為具有壹定規模和影響力的集教學、科研、職業教育培訓為壹體的省級高職院校。
壹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應聘任教,可謂名師薈萃,引領學院師生進入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歷史發展新階段。校園正在重新規劃,近期將建成實驗綜合樓、圖書館和行政辦公樓,使軟硬件設施日臻完善。目前,學院已與廈門軟件園合作共建“廈門華夏學院軟件信息工程分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牛津商學院廈門華夏學院教育中心”正在積極籌備中。學院成立近十年來,壹直保持健康穩健的發展態勢,致力於成為品牌強、質量優、效益好、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走在全國民辦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