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離別蜜蜂或飛走
蜜蜂尋找新的巢址主要有兩個原因:分蜂和飛走。其中,分蜂是增加蜜蜂數量,擴大其分布區域的主要方式。分蜂時,老蜂王會帶著大部分工蜂離開原來的巢去尋找新的地盤,而飛走則是蜜蜂對現在的巢址不滿而導致的遷徙活動。比如附近缺乏蜜源,敵人威脅嚴重,會導致蜜蜂遷徙到其他地方築巢。
偵察:尋找新的巢穴
在蜂群前往新的巢址之前,會派出大量的偵察蜂。在找到合適的巢址後,偵察蜂會返回蜂群,指明新巢址的位置。如果大量的偵察蜂都指明了壹個位置,整個蜂群就會轉移到新的巢址。但如果在這個範圍內找不到合適的巢址,蜂群就會飛到更遠的地方,然後從蜂群排出的偵察蜂仍然會出去尋找新的巢址。
選址:要求極高。
巢址對於蜂群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蜜蜂對巢址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壹是附近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第二,溫度和濕度要適合蜂群生存。第三,它應該幫助蜂群抵抗天敵的危害。第四,周圍環境要安靜。比如附近蜜源豐富的石洞、樹洞或土洞,都是蜂群理想的築巢地點。
築巢:工蜂分泌蠟來築巢
找到合適的巢址後,蜂群會轉移到新的巢址,開始築巢。築巢材料是蜂群中適齡工蜂分泌的蜂蠟。實際上,蜂巢整體是由幾個或幾十個相對平行、垂直於地面的巢和脾組成,巢和脾由大量緊密排列的六邊形蜂巢(蜂窩)組成。此外,當蜂群需要時,工蜂會在巢脾下部搭建壹個蜂王平臺,培育新的蜂王。
註:蜜蜂是壹種“愛家”的群居昆蟲,除了自然離別或飛走,很少棄巢。其中,自然離別是蜜蜂種群擴散的主要方式,而飛走是蜂群繼續生存的本能反應。
蜜蜂在哪裏築巢?
蜜蜂是群居昆蟲,蜂巢是蜜蜂生存繁衍的基礎。因此,對巢址的選擇極為苛刻,不僅要求蜂巢附近有豐富的蜜源,還要求冬暖夏涼,防禦天敵。讓我們來看看蜜蜂會在哪裏築巢!
蜜源:附近有豐富的蜜源。
蜜源是蜜蜂生存的物質基礎。事實上,蜜蜂完全以花朵(包括花蜜和花粉)為食,蜜蜂的有效采集半徑在3公裏左右。因此,蜜蜂壹般選擇在半徑3公裏內蜜源豐富、相對連續的地方築巢。如果原蜂巢附近長期缺乏蜜源,蜜蜂也會轉移到蜜源豐富的地方重新築巢。
環境:溫度和濕度要適宜。
蜜蜂的正常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雖然蜜蜂有調節溫度的能力,但它們通常會在冬暖夏涼的地方築巢。同時,蜂巢需要有壹定的濕度。太幹或太濕對蜜蜂都不好。另外,蜜蜂築巢的地方需要遮風擋雨(蜂巢由幾個或幾十個巢組成,不具備遮風擋雨的作用)。
敵方傷害:有利於抵抗敵方傷害。
蜜蜂在自然界的敵人包括黃蜂、螞蟻、蜘蛛等。其中黃蜂對蜜蜂的傷害最大,尤其是在外界食物匱乏的情況下。因此,蜜蜂通常在洞口較窄(以守護蜂巢)且相對隱秘(防止被敵人發現)的地方築巢,如石縫、樹洞或內部有壹定空間的土洞。
水源:有壹個容易收集的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蜜蜂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幹燥的夏天,蜜蜂經常去水源取水。蜜蜂除了解渴(雨季蜜蜂經常喝露水補水),還用來準備食物(蜜蜂用水稀釋蜂蜜,準備花粉),調節蜂箱內的濕度和溫度,所以蜂箱附近壹般都有水源,便於采集。
總結:蜂箱不僅是儲存食物的“倉庫”,也是培育新蜜蜂的“苗圃”。所以蜜蜂對築巢地址的選擇極其苛刻。事實上,自然界的蜜蜂通常在附近蜜源豐富的石洞、樹洞或土洞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