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然,這裏說的不是抄襲之類的小事,而是這種危及生命的汙染數據。我花了壹些時間研究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指標中的空氣汙染部分。在參與調查的總共***110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中,如果按懸浮顆粒物排名,中國實際上占了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前20個城市中的13個。《金融時報》說16,可能是因為計算方法不同。但是放輕松:21是泰國曼谷,後面是壹系列熟悉的名字:長春、淄博、上海、貴陽、昆明。
在中國所有列出的24個城市中,大連(55)和烏魯木齊(57)是懸浮物指標最好的,但仍遠高於歐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多數其他城市。舉幾個例子,紐約是22,倫敦是23,東京是42,首爾是46。
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指標
排名城市(國家)懸浮顆粒物(微克/立方米,2002年數據)
01.新德裏(印度)177
02.開羅(埃及)159
加爾各答(印度)145
04.中國139。
05.重慶(中國)137
勒克瑙(印度)129
07.坎普爾(印度)128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115
沈陽(中國)112
10.鄭州(中國)108
11.濟南(中國)104
12.蘭州(中國)101
13.北京(中國)99
14.太原(中國)
15.艾哈邁達巴德(印度)98
16.成都(中國)95
17.鞍山(中國)
18.武漢(中國)
19.南昌(中國)
20.哈爾濱(中國)
《國際在線》其他部分的翻譯沒有問題,但也有參考價值。讓我們引用壹下: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上周四發布了壹項嚴格的空氣質量指導方針,稱如果實施這壹指導方針,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因空氣汙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可減少多達15%。
世界衛生組織大大提高了空氣中微粒的標準,這些微粒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據說這種微粒是健康的主要威脅。同時,該組織還建議減少空氣中臭氧和二氧化硫的含量。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與環境主任瑪麗亞·內拉(Maria Neira)說:“通過降低空氣汙染水平,我們可以幫助各國減輕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和肺癌造成的全球疾病負擔。”
據估計,世界上每年約有200萬人因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其中壹半以上在發展中國家。超過100萬例死亡是由室內明火產生的煙霧造成的,80萬例是由交通、工廠和家用燃料造成的室外空氣汙染造成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將顆粒物從每立方米70微克降低到20微克,可以減少15%的死亡人數。即使在大力減少城市汙染的歐盟(EU),顆粒物也使人口平均壽命減少了近9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空氣質量專家Michal Krzyzanowski上周四表示,在倫敦的夏季,顆粒物含量壹般為每立方米20至25微克。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汙染最嚴重的城市,每立方米的顆粒物含量可能超過100微克,甚至200微克。
在看到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土地、空氣和人民,並為此付出沈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