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是與生俱來的感知他人內心狀態的能力。這壹點會體現在壹些人際交往高手、領導或者心理咨詢師身上。這是壹種中性能力。好人可以用它做好事,壞人可以用它做壞事。比如有犯罪頭目,他們會利用這種能力控制手下,通過制造恐懼來獲得穩定的地位。這是他們對同理心的運用。
壹種是人際創傷引起的敏感反應。這是因為早期的依戀,反應錯位或苛刻,等等。他們會向環境傳遞他們的穩定感。環境安全,他們覺得穩定;環境稍有變化,他們的追隨者就陷入了糟糕的狀態。這其實是壹個需要成長的心理問題。
這兩者大相徑庭。
最大的區別是妳的穩定感是否受外界影響。* * *壹個感情好的人,相當於多了壹對“超聲波”來檢測別人自己的。但由於創傷帶來的敏感,雖然他有壹定的情緒能力,但往往是負面情緒和他人的冒犯反應。而另壹些可能太慢。
對自己敏感的人往往是他們的傷口所在。
壹個早年失去親人,遭受分離創傷的人,可能會對朋友的病反應過度,感到不安,把焦慮投射到朋友身上,以為自己快死了。結果這種交流被對方反感,認為是詛咒,而我還覺得是善意的。
這種敏感是創傷性的。可能在關系中讓別人很累,我也很累。
妳朋友的情況很明顯。聽到別人不開心,她也不開心。
是因為別人的不開心喚醒了她內心的“不開心的回憶”。
人的反應就像電腦壹樣。
大部分經歷和生活經驗都存儲在硬盤裏,只有壹些關鍵信息在內存裏處理。如果受到環境的刺激,就會把信息從硬盤轉移到內存,處於“可操作”狀態。這是為了喚醒硬盤原來的“壞扇區”。
壹個好的心理咨詢師之所以會越來越好,是因為他的總成長問題整合後,會在咨詢工作中被觸動喚醒小“硬盤問題”,形成工作動力,不斷清理整合自己,越來越順暢。每個人都有“病”、“創傷”和“情結”,不斷接觸和看到,就會形成認識的土壤。
不管怎樣。
* * *情感會給人帶來成長。借助* * *發現的問題,可能是妳沒有意識到的,也是妳真正需要成長的地方。很多人走錯了路,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向可能只是在自我改造自我辯護的路上。這些都可以用* * *情感來提醒。
高飛俠,名牌大學畢業,因為個人痛苦學了中醫然後打坐。她沈迷於冥想體驗,遠離家人。在冥想中,她被別人賦予了力量,但像上癮壹樣,她無法回到生活中。家境越來越差,說話也越來越“神秘”。她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後來因為美貌,被很多“導師”勾引,讓她糾結沖突,被吸引。
這其實是避重就輕,飲鴆止渴。
她的情感能力讓她意識到這些人的意圖,陷入個人痛苦。終於發現了問題,終於在咨詢中成長。三年後,她回歸了真實的自己,回歸了家庭,開始了健康的生活。
真正的成長其實很簡單,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力量活在當下的世界,越來越願意表現自己,獲得關系。玩得越來越快。它是壹種發自內心的力量,並不總是依賴於外界。
* * *情感是壹個人成長的動力。
也可以發展成很多其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