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奉命率人出使西域,尋找並聯絡已被匈奴趕走的大月氏,共同進攻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中,張騫壹行從長安出發,經隴西西行。壹路上,日曬雨淋,風雪襲來,環境險惡,艱難。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難險阻,冒險西進。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時,被占領該地區的塔爾坎發現。張賽和他的隨行人員全部被俘。
匈奴單於知道張騫西征的目的,所以不會輕易放過。分散出去放羊放馬,被匈奴人嚴格控制。回到張騫娶了壹個匈奴女子,壹是為了監視他,二是為了誘導他投降。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但張騫不屈。雖然壹直被軟禁放牧,但他壹直在等待逃跑的機會,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費了好大勁才逃出來,13後回到長安。張騫的西域之行,讓生活在中原腹地的人們了解了西域的現實,激發了漢武帝“開疆拓土”的野心,發動了壹系列針對匈奴的戰爭。
2.班超參軍了。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將軍。他從小就很努力,對未來充滿理想。有壹天,他在抄壹份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他覺得很無聊。他忍不住站起來,放下筆說:“君子要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他怎麽能把生命浪費在抄寫寫字這種小事上!”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都是西漢時期的人。他們曾經出使西域,為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於是,班超決定向傅介子和張騫學習,獻身國家。後來當了官,打贏了對匈奴的戰爭。然後,他建議對付西域各國,讓* * *可以對付匈奴。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派他帶著幾十個人去西域。在西域的30多年裏,他用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各種危機。
班超壹生到過50多個國家,與這些國家保持和平,同時也提升了漢朝的國威。
3、玄奘佛經
講唐朝僧人玄奘去西天(印度)取經的故事。近1400年前,這位中國高僧冒著艱辛,行程數萬公裏,歷時17年,進行了壹次偉大的文化之旅。他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成為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他在新疆、中亞和印度旅行的真實故事是獨壹無二的。
擴展資料張騫(164-114),漢中城固(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和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他的家鄉是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以南2公裏的王波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受漢武帝之命,以甘符為向導,率百余人出使西域,開辟了漢代通往西域的南北之路,即著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戰功將其命名為博王侯。歷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空心化”,意為“開路”。
參考資料:
張騫-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