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65歲及以上人口51.71萬,占總人口的6.58%。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增加了1.17%。根據海南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數據,目前我省人均預期壽命為70.05438+0歲,在全國名列前茅。省民政廳提供的數字顯示,該省有229名百歲老人。由此可見,海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島。
居民中語言較多,主要使用10方言。其中,狹義的海南話屬於漢藏語系的閩南語,使用範圍最廣,使用人數最多。全省500多萬居民講,主要分布在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定安、屯昌、澄邁的大部分地區和陵水、樂東、東方、昌江、三亞沿海地區。在不同的地方,海南方言和聲調是不壹樣的,壹般以文昌人的發音為標準口音。
黎話: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支,有土話、美孚話、加茂話等五種方言。全省黎族人使用,主要分布在瓊中、保亭、陵水、白沙、東方、樂東、昌江自治縣、三亞、通什。
臨高方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接近壯語。約有50萬居民使用,主要分布在臨高縣境內和海口西郊的長流、榕山、新海、秀英等地。
儋州方言:屬漢藏語粵語方言系統,有40多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市、東方市、昌江縣沿海地區。
軍話:屬於漢藏語系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系統。是古代從大陸來到海南島的士兵和官員留下的語言,超過65438+萬人。暴食?種植豆莢?剫?有什麽轉折?以及三亞市的部分地區。
苗語:屬於漢藏語系瑤渺語系苗語支,主要在海南島中南部的市縣和其他縣的少數約5萬苗族居民中使用。
村話: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約6萬人講,主要分布在東方市、昌江縣和昌化江下遊。
惠惠方言:目前學術界認為屬於南島語族,是語族中壹種獨特的語言。據《瓊州誌》記載,惠惠方言是宋元時期由外地遷入的居民使用的壹種語言,當時漢族人稱之為“番語”。使用的人口主要是居住在海南島的6000名回族居民,主要經過三亞市的惠惠和惠新村以及白沙縣和萬寧縣的少數回族居民。
麥話:屬於粵語方言系統,接近廣州話。是漢族人使用的語言,但使用不廣泛。目前僅三亞郊區崖城、水南地區居民使用。
賈丹方言:屬於粵語。僅三亞港附近漢族居民使用。此外,還有三亞、陵水兩縣漁民使用的船話,港口、鐵路、礦山、國營農場工人使用的白話、客家話、潮州話、浙江話、雲南話、福建話。
海南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海外僑胞近300萬,歸僑僑眷1多萬人。華僑華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多在東南亞,僅泰國就有654.38+0多萬人。海南的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成立了230個協會。
而且有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四大宗教,信教群眾5.6萬多人,全省有省、地(市)、縣三級愛國宗教團體26個。
“十壹五”時期是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深化的關鍵時期。到2010年底,我省將力爭人口總量控制在867.3萬人以內,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9‰以內,出生人口性別比達到100: 107的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