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壹段的最後壹句話可以清楚的看出,濟南是作者心中的壹塊寶地。“寶地”這個詞有著鮮明的親切感和懷舊感。濟南為什麽是寶?因為濟南有溫暖晴朗的天氣。溫暖晴朗。溫暖是因為沒有風,晴朗是因為天氣晴朗(晴朗無雲),這個在之前的文章裏已經寫過了。總結最後壹句話,很自然很明確。
第三段是虛實結合。現實之後,往往需要探索想象中的場景。現實的場景是文章的主線和框架,想象的場景作為支線,要借助這個主線框架(支線和附件對主線框架進行解釋和美化)攀爬和成長。寫的是眼前的風景,如實描寫,寫風景的目的不是再現風景的特征,而是表達情感;虛擬是想象和聯想,帶有非常鮮明的情感色彩。
第四段也是虛實結合。想象的場景決定了文章的好壞,意境的淒涼,境界的深淺。
濟南的冬天簡介;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的壹篇散文。首次出版於1931年4月,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濟南的冬天》是壹篇詩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任教六年,對英國的霧印象深刻。他也去過西南,所以來到有“春城”之稱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覺很強大。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地說明了地點和節日。老舍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暖而晴朗”的特點,描繪了濟南獨特而動人的冬日景象。
關於作者:
老舍(1899-1966)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佘玉,滿族,北京人。出身貧寒,自幼喪父,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早年當過小學校長,給學生提建議。65438-0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授中文,開始寫作。他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了《老張的哲學》、《趙子嶽》、《爾瑪依娜》等小說,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之壹。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期間代表作有《貓城》、《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以及《月牙兒》、《我的壹生》等中篇小說和《沈偉》、《斷魂槍》等短篇小說。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到武漢、重慶等地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國內與總理開會,在國外代表“文聯”,創作了小說《四世同堂》,改良了現代曲藝。65438-0946,去美國講課,四年後回國。主要從事戲劇劇本創作,有《龍須溝》、《茶館》等。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曾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華全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