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佛山名人及其事跡簡介

佛山名人及其事跡簡介

黃飛鴻

李小龍(1940-1973),祖籍佛山,原名李,是粵劇名醜之子。他自幼隨父習武,拜名師練詠春拳。他在香港長大,在那裏上了小學和中學,後來到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系兼職維持學業。在大學裏,李小龍組織了壹支“中國功夫隊”,有10多名學生,經常在學校表演。畢業後,他在西雅圖租了壹個停車場的壹角,開了中華國術館,取名為“範縝國術,苦心經營,邊當學徒邊自學,武功有了更大的進步,腿功深厚。

潘玉書(1889-1936),南海九江合慶村人,名林。他是清代光緒至民國時期著名的陶瓷藝術家。十幾歲時,他和父親潘金枝在佛山的“月華軒”店裏做“絲綢娃娃”。出於對石灣陶瓷藝術的熱愛,他在14歲時開始秘密向黃學習。可以說,他的作品奠定了石灣人物陶塑發展的轉折點或裏程碑。他善於吸收和發揚石灣陶藝傳統的精華,善於學習西方雕塑和繪畫的技法,並對兩者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才華出眾,壹生高產。他不僅在民間雕塑方面有很深的功底,而且善於吸收外國陶瓷的精華。他的作品被很多人視為石灣陶藝雕塑的發展方向。"

陳啟元(1834-1903),南海筧橋村人,中國近代第壹個民族工業的創始人。1873年,我國第壹家由民族資本經營的機器繅絲廠——吉昌隆繅絲廠成立。利用自行設計的機器進行繅絲,改進了繅絲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繅絲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植桑養蠶業的發展。陳啟源壹生都非常勤奮地學習。他參與了許多新的學派和泰西學派的研究,著有《蠶桑譜》、《周毅莉舒慧通》、《陳其元疏學》等書。陳啟元壹生熱心公益,樂善好施。他開了壹家米店和壹家藥店,救濟孤獨和貧困的人,並給予醫生和藥品。同時興辦學校,為農民子弟提供義務教育,並捐巨資興建積水鬥、桑園尾等水利工程。這個紀念館裏有陳啟元生平及名勝古跡展,再現了陳啟元愛國利鄉的壹生。是廣大人民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

康有為(1858-1927)是近代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的領袖。原名祖壹,字廣廈,名長素,名自強,南海人。光緒進士1888年第壹次上書光緒皇帝,對變法提出三點建議(成法、明情、慎行)。但由於障礙重重,於1890在廣州成立萬畝草堂,召集弟子講學,培養維新骨幹。他的弟子有梁啟超、陳、、許勤。1895赴京嘗試,卻敗在吳佳,“下關?quot即將簽約。於是我聯系梁啟超等人於18年在省城試行1300人,要求詔拒、遷都、變法,史稱“公車上寫”。這本書夠不著。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工部主任,但並未上任。五月,我第三次上書,受到光緒皇帝的表揚。7月,他和梁啟超創辦了《中外新聞報》。8月,他與文、在京組織了壹個強有力的社團。後來,他在上海成立了強社,出版了強刊,推動全國變法運動。1898,1年6月,他上書《聖旨統籌》,主張群臣立大誓定國,定對策,招賢納士,設制局定憲法。4月,他和梁啟超在北京組織國民大會,號召救國強國。6月,光緒皇帝被任命為張靜,總理衙門,以規劃政治改革。變法失敗後,他逃到了日本。1899年在美國、東南亞、日本成立保皇派社團,宣傳君主立憲制,反對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3回國編輯《我不能忍》雜誌,宣傳恢復孔子。1917與張勛密謀復辟帝制,失敗,最終成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家。1927死在青島。著有《新學偽經考證》、《孔子變法考證》、《大同書》等。參考書《佛山歷史文化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