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信息查詢:向公眾和企業組織開放,向其提供政策、法規、規章和程序等方面的查詢服務;
2.公共* * *政務辦公:借助互聯網實現政府機關對外辦公,如申請、申報等。,提高政府的運作效率,增加透明度;
3.政府辦公自動化: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機關內部辦公效率,如公文提交、信息通知、信息查詢等;公眾和企業主要通過政府信息查詢和公共* * *政府辦公與電子政務平臺進行溝通,相關事務處理請求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傳遞給政府工作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處理政府事務和更新政府信息查詢系統。通過對這種典型業務模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電子政務系統中主要有三種信息流:
1.政府辦公信息流:主要存在於政府機構內部辦公過程中;
2.公共事務信息流:主要存在於政府機構對外辦公過程中;
3.政府咨詢的信息流:主要存在於公眾和企業查詢相關信息的過程中;
基於這三種信息流的電子政務系統主要包括三種應用解決方案和壹個平臺:
1.政府信息門戶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的實施將構建壹個政府公共服務網絡(即政府外網),公眾和企業可以通過該網絡查詢政務信息和提交相關事務的申請,政府公共服務網絡將通過信息安全交換系統與政府內部辦公網絡進行信息交換。
2.政府網上辦公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的實施將建設政府內部辦公網絡,滿足政府機關的日常辦公需求,並通過信息安全交換系統與政府外網進行信息交換,實現政府外網的維護,處理政府外網傳輸的公共事務。
3.信息安全交換解決方案:本方案的實施是構建壹個信息安全交換系統。為了保證政府內網的安全,政府內網和政府外網必須進行物理隔離,在此前提下必須實現必要的信息交換。信息安全交換系統將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政府內網和政府外網之間的信息交換。
4.基礎網絡平臺:基礎網絡平臺是能夠滿足上述應用需求的軟件、硬件和網絡基礎系統。
壹個成熟的電子政務平臺不僅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流的高效運行,還應具備以下特征:
1.安全:政府機構的信息安全是實施電子政務的首要因素。電子政務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內外網的物理隔離並有效防止泄密,還可以保證內外網具有較強的抵禦攻擊能力,防止非法入侵造成的損失;
2.集成:電子政務系統應能實現政府內部辦公和外部事務處理的集成,通過建立政府辦公信息流和事務信息流的順暢對接,提高信息流的效率。同時可以實現多種通信方式的融合,通過通信平臺的多元化優勢,提高電子政務系統的覆蓋能力;
3.可擴展性:電子政務系統的實施是壹個分階段的長期過程,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應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以降低系統擴展的投入成本,滿足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
4.示範:電子政務系統采用的技術和產品應該對社會具有廣泛的示範和指導意義。電子政務平臺的總體結構應根據國家電子政務安全標準和國家電子政務標準技術參考模型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