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於小雪的個人經歷

於小雪的個人經歷

著名演員於小雪在昆明參加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研討會後,利用春節的閑暇時間,直接飛往家鄉重慶與家人團聚,共度佳節。她和家人壹起回到了觀音寺南岸的寺廟,在這裏她第壹次受到了佛教的開導,拜了觀音,謝了觀音,和當年的師徒們親切見面,暢談別離的感受,討論學佛的心得。

早在6歲時,於小雪就隨信佛的母親來到重慶南岸的觀音寺。那時候她還不知道什麽是佛教,對母親在寺廟裏做什麽也沒有壹個清晰的認識。然而,寺廟裏的氣氛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還能記得壹些鏡像的畫面:觀音像的善良,比丘尼大師的慈悲,不是親人而是親人的居士的善良,還有那些朝拜者的虔誠,包括在廟裏挑水、燒火、做飯,尤其是那壹碗特制的絲瓜湯,都讓人難以忘懷。自從正式皈依佛門後,小雪在忙碌的藝術生活後壹直在努力修行,始終沒有忘記小時候的觀音寺,她人生中最早去過的佛教道場,第壹個給她留下佛教印象的寶殿,第壹個給她留下強烈印象的地方。壹直是她心中最溫暖的回憶和安慰,壹直是她前進的動力和燈塔。春節期間,小雪在昆參加了壹個職業規劃課程的研討會,結識了中國佛教網總編輯、西北大學佛學研究所所長李蓮和中國佛教網兼職記者李新元。他們三個談得很好,很投緣。在他們的啟發下,小雪意識到學習佛教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對於壹個人的重要性。她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僅在於社會功能和世俗影響的發揮,還在於精神品位的提高和內在品質的提升,以及對生命本質和意義的深刻理解和超脫。這次回到卡農基的故鄉,既是對童年記憶的追尋,也是對自己內心信仰的慰藉,更是對自己今後學佛、不斷完善自己的鞭策。

在南岸的觀音寺,於小雪不僅參觀了新建的寺廟和朝拜殿,還在母親的帶領下拜訪了寺內的僧人和永久居士。小雪特別在意師父和小時候遇到的俗人。可惜當初教導和啟發她的龔品妮老師已經去世了。她的哥哥石根已經90歲了,仍然很堅強,頭腦也很清醒。她向小雪介紹了龔平大師和寺廟的發展變化,讓小雪深受感動。那些年對她特別好的居士趙定龍早已過世。後來,壹個叫楊昌武的俗人壹直守護著觀音聖像。她已經83歲了,勤勞,虔誠,待人和善。廟裏新添了壹塊名為“慈航普渡”的匾額,是專門給這個觀音聖像的。這讓小雪覺得很開心,她很喜歡這四個字,因為小時候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所以,她還在這四個字前拍了張照片作為激勵。臨走時,小雪在觀音寺門口和媽媽、哥哥、姐姐合影留念。她希望將這座神聖的廟宇永遠留在記憶深處,留在她生命的每壹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