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教育部和廣西* * *共建高校,211工科重點大學,雙壹流世界壹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西部地區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卓越計劃,廣西壹流學科建設,壹省壹校,創建於1928。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6760余人,研究生8950余人,壹級博士點17個,壹級碩士點40個。
擴展數據:
廣西大學創建於1928,首任校長是被譽為教育界“北蔡南馬”的“壹代宗師”馬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為國立廣西大學,竺可楨、李四光、陳望道、陳寅恪等壹批名師曾在此任教。1952,毛澤東親筆書寫了廣西大學的校名。
1953將教師、學生、設備、圖書轉移到華中、華南的19高校。65438-0997與廣西農業大學合並,組建新廣西大學。
到2018年4月,廣西大學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家和區域研究基地、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
1個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及培育基地”,1個廣西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此外,學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等28家成員單位合作成立了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心成立的“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研究與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百度百科-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