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育兒會讓妳成為脾氣暴躁的母親嗎?

育兒會讓妳成為脾氣暴躁的母親嗎?

問:老師妳好~經過這段時間,我突然發現,在問妳育兒問題之前,我應該先問妳:如何改變自己,如何改善我和孩子的互動關系?我女兒下個月就4歲了(我已經錯過黃金撫養期了,我怕我救不了她...).我不知道是我太嚴格了還是我在教她,因為我覺得我懂的很多。我們很容易“沖突”。她總是讓我覺得“不聽話”,甚至愛頂嘴。自從我有了她,我發現自己很易怒,很難控制自己發脾氣的壞習慣。答:媽媽,首先恭喜妳,因為這將是“讓妳成為更好的媽媽”的開始。

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就不會想當然;但如果知道自己錯了,絕對沒有改變不了的道理,就看自己有沒有決心,有沒有毅力,有沒有方法。我經常和家長分享,孩子經常做的事情是“事出有因”——“事出有因。”舉個例子,我今天剛聽到壹個案例:壹個媽媽說她和孩子溝通非常困難,她連他的話都不聽(壹件事說了“四遍”)。不打不罵不罷休。比如孩子總會扔石頭,扔沙子,反復勸說也不聽。

但孩子的行為背後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1,可能是內部發展力量在引導,其內部沖動大於自我控制的意誌;2.可能是好奇心驅使;3.可能是因為我想試探壹下環境規範的底線在哪裏;4.可能是因為缺乏內在的自我,所以有意無意地不想遵從大人的指示……等等。

如果只是以自己的主觀評價來判斷孩子的對錯,那麽當然……如果不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和孩子的沖突會越來越多。當我們到處都不知道他的“浪漫”時,孩子會逐漸感到越來越壓抑,開始對我們失去信任,當然也會越來越不聽我們的話,即使心服口服,也會“不滿”。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疏遠,沈默…”。這難道不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問題嗎?因此,每壹個與孩子成長或發展相關的成年人,無論是父母、家長還是老師,都必須從內心進行“深度改造”:

學會用謙卑、客觀、尊重、愛的態度重新看待孩子的生活。並每天實踐以上態度,去觀察、感受、體驗孩子的行為。這樣才能客觀分析孩子的身體表現,洞察是什麽心理因素造就了孩子;我們可以根據個人情況,為孩子和家長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俗話說“家有百業興”。如果我們想在家裏快樂,最需要學習“和平”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想要和孩子和平相處,首先要放下主觀的“評價”和“判斷”,用更真誠、更開放的態度去看待孩子,不要事事“看不起他”。壹般父母看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會覺得“不對勁”、“不順眼”;但是壹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會覺得看孩子的很多行為是“很有趣”和“有趣”的。為什麽?因為每壹個孩子的行為,都是我們更了解他,更接近他內心的機會。所以,放下我們的心,放下我們的執著,學會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孩子!

壹般來說,學習任何新概念都需要“壹個深入和長期的訓練”才能有效。在我的facebook頁面裏,有很多關於蒙特梭利教育的文章,都分享了成年人看待孩子時應有的心態。建議媽媽們多讀書。壹些重要的句子也可以記錄下來貼在墻上提醒自己……也許有壹天,當我們的心開始改變的時候,我們會通過觀察自己的孩子,重新找到心中那個失落已久的自己……

觸摸孩子們。

亨利羅叔叔洪堡的夢幻世界授權轉載原出處。憤怒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