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河流狀況如何?
福建河網密布,大部分河流發源於省內山區。主要支流與山體平行或垂直,形成格子狀水系。我國河流總長度約1.3千公裏,河網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裏0.1公裏。與2002年相比,全省河流總體水質略有下降,汙染主要集中在城市過境河段和廠礦排汙口河段。自北向南,閩江汙染主要分布在沙溪和閩江下遊,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九龍江水系水質明顯下降,汙染主要分布在龍巖東興至漳平河段和漳州市西溪橋閘、石馬。超標的主要項目是氨氮和高錳酸鹽。汀江水系水質明顯下降,汙染主要分布在長汀觀音橋和連城楊家坊河段,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晉江水系水質下降,汙染主要分布在永春城關和南安洪瀨河段,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閩東河流水質下降,汙染主要分布在周寧城關和福安鐵湖,以及蕉城東湖塘河段。超標的主要項目是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木蘭河水系水質相當好,汙染主要分布在仙遊城關和漢江河段。超標的主要項目是氨氮、溶解氧、高錳酸鹽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福建主要河流從北到南依次為蕉溪、霍童溪、閩江、晉江、九龍江。其中,岷江是全省最大的河流,全長約577公裏;流域面積約61,000平方公裏,約占全省流域面積的壹個半。上遊有建溪、富屯溪、沙溪,均發源於武夷山,在南平附近匯合形成閩江,在福州以東分兩路流入東海。九龍江是南方的壹條大河,幹流長約258公裏。河流水量豐富,含沙量小,險灘險灘多。雖然航海不方便,但它們適合發電。水力資源儲量約10.5萬千瓦,居華東各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