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少兒編程這麽火,真的有用嗎?有什麽用?

少兒編程這麽火,真的有用嗎?有什麽用?

人工智能時代,隨著編程課的正式進入(教育部已經正式宣布編程將納入中小學課程),編程已經不僅僅是壹門“課外興趣課”,而是關系到孩子升學和未來的重要學科。

編程是大多數家長都不熟悉的。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Erin Yao女士揭示了編程教育的巨大價值。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課題為“編程教育中計算思維的培養——以中國編程教育中心為例”;

12年教育行業從業經驗,曾在大型培訓機構創辦並負責課程和師資體系的建設和運營;

曾在同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任教,負責國內外國際課程師資合作和校企合作。

很榮幸能和大家聊聊編程教育這個話題。我由衷地為那些下課後還沈浸在編程世界裏的孩子們感到高興。近年來,我國對編程越來越重視,編程已經成為中小學必修課,全民學習編程的意識也逐年增強。

我在南加州大學讀博士的時候,就開始了壹個關於中國編程教育發展的研究。研究主題為“程序設計教育培養計算思維——以中國程序設計教育中心為例”。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編程學習背後的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CT)的概念是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周教授於2006年在美國權威計算機雜誌《美國計算機學會通訊》上提出的,指的是“解決問題、設計系統、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理解人類活動和行為”的思維能力。這裏的“算”不僅指加減乘除的計算,還涉及邏輯推理和解題。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狹義的計算思維包括抽象歸約、算法思維、自動化轉換、分解、調試和歸納概括,強調通過啟發式推理重新解釋壹個看似困難的問題,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求解。廣義的計算思維能力還包括人在處理復雜問題時的自信、堅持、合作精神等態度或人格特質。

關於計算思維的培養,全世界的學術界、教育界都有廣泛的認識。周教授提出,除了讀、寫、算等傳統的分析技能外,要讓每個孩子都學會計算思維:

除了閱讀、寫作和算術,我們還應該在每個孩子的分析能力中加入計算思維.

在未來人們需要掌握的21世紀技能中,信息、媒體和計算機技術是有效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學習計算思維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關於如何培養和學習計算思維的學術研究也很多,其中編程是系統培養兒童計算思維能力最有力的途徑之壹,這壹點已經被很多學術研究所論證。通過編程培養計算思維的優勢包括:

它可以將復雜抽象的計算思維可視化,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通過圖形化編程工具,孩子不用花大量的精力去記憶具體的編程語言,可以專心解決問題;

同時,由於其圖形性和可視化強,也有利於認知學習;

整體解題能力的提高,通過不斷的測試和排錯來鍛煉,為孩子發展綜合計算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計算思維在編程中的應用,孩子在編程中鍛煉的認知能力可以轉移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幫助孩子整體提高學習和認知能力。

在歐美,早在2014年,就有16個國家將計算機編程納入學校課程,英國是第壹個將計算機編程納入公立中小學課程的國家。在國內,早在1997年,教育部155號文件就強調了大學的計算機教育,近幾年也開始強調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的編程教育及其在培養思維方面的作用。所以透過世界趨勢和社會發展的環境,也可以看到計算思維對孩子的長期影響已經影響到了國家政策,這是壹件積極的事情。

很多品牌會強調產品的先進性和用戶群,在純技術和營銷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教育。品牌創始人理念也與企業文化脫節,說壹套做壹套。

唯有STEM提供了壹種積極、正面、被高度接受的教研文化,鼓勵教師提高對計算思維的理解,包括各種培訓。這樣,教師可以不斷改進和調整教學方法,以高效、有趣的方式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