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壹是把開發公司當成了“政府”,把開發公司的開盤價當成了“公價”。去年的房價高潮是由“府東嘉園”的推出掀起的,今年的高潮是由“余凱花園”掀起的。溫州人有壹個錯誤的觀念:“房子開盤價已經這麽高了,房價還要漲。”不知道房企本身就是在投機,是最大的“投機者”。要知道,房企賣不出去房子,也會跳樓的。
二是炒房。因為前幾年看到炒房團賺錢了,大家都擠進去了。這是壹種可以理解的心理,但它帶來了壹個負面效應:絕大多數新房不是用來“住”的,而是用來“炒”的。壹個人手裏拿著兩三套房子是常有的事,也有十幾套的。不知道炒房是危險的,因為溫州目前的房價上漲不是由“住房需求”決定的,而是由“投機需求”決定的,所以房價的漲跌與心理預期有關。也就是說,大家都認為,想買就漲價,不想買就降價。
投機者手裏的房子必須有人接手,這才是投機的最終目的。但目前從“炒家”接手的人還是“炒家”,沒有真正的市場需求。這種遊戲在“投機者”手裏,最終是無法繼續下去的。溫州人花654.38+0萬做300萬生意,其中200萬每個月要還銀行利息,壹旦房價停了等於跌了。先是有人急於脫手,然後房價下跌。
比如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南二環位置,高檔小區,精裝修的房子(不知道比溫州南門好多少)只要8000元左右,這是目前最新的價格。相比之下,溫州的房價明顯被透支了。
再看溫州。溫州市基礎設施差,沒有可開發資源,不是交通要道,中央政府不重視投資。所以溫州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是不能和上海杭州北京比的...但房價和這些城市相差無幾,這顯然是炒作,也就是“虛增”。溫州手裏有點錢是好事,但是真正有錢的人慢慢開始把公司工廠搬到上海杭州等地,因為這樣更有利於他們接下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