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10:30
觀察地點:中學二班施工區。
觀察對象:(韓寒)楊(陌陌)
目的:觀察兒童在遊戲中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觀察記錄:
是時候進行地區活動了。韓寒和陌陌來到施工區。兩人都選了壹箱木頭積木,開始玩。韓寒把積木放起來,整齊地排好。沫沫問:“妳在幹什麽?”韓寒說:“我在蓋房子。”沫沫說:“我也要蓋房子。”
過了壹會兒,他們蓋好了房子,用完了所有的積木。涵涵看了看四周,自言自語道:“房子太小了”,然後對沫沫說:“我們建壹棟大樓吧!”沫沫說:“好吧。”
於是,兩個人壹起幹活,壹個幫忙搭積木,韓寒說:“等樓蓋好了,我們就可以住進去了。”沫沫說:“我們怎麽才能進去呢?我們樓裏沒有門。”韓寒說:“哦!我忘了,我們會在樓底下空出壹扇門,這樣我們就可以進去了。”韓寒從底下拆了兩塊,變成了門。過了壹段時間,樓建好了,積木也多了。沫沫說:“我們再建壹堵墻吧,這樣會更好看。”所以,他們在柵欄裏放了壹些額外的積木。看到他們建成了,我及時稱贊:“哇!多漂亮的建築啊!”他們互相擁抱,開心地笑了。
行為分析:
?1.對於孩子來說,搭建區域是壹個讓孩子發揮想象力,自己動手操作的遊戲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在這次建築活動中,韓寒和陌陌願意壹起建壹棟樓。壹個負責搭積木,壹個負責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建造壹座建築,友好地交流合作。
孩子對自己看到的、經歷的、喜歡的東西印象特別深刻,願意用積木的方式展示出來。
評估策略:
?1.在建築區,多放壹些建築材料和更多種類的積木供孩子選擇,並提供壹些積木成品圖和壹些步驟分解圖。
?2.也可以把他們的作品展示給孩子看,讓所有的孩子壹起欣賞,說說自己喜不喜歡這個作品,從中學習。同時,要加強對孩子未來的肯定和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