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壹種聲音認為心理學應該整合和本土化。
本地化很好理解。當代心理學起源於西方,以西方文化為背景。說到我們這個具有東方特色的古老文明,必然會有壹些沖突和不那麽適應的地方,所以本土化是必然的。但藍個人認為,心理學的本土化與中國文化的兼容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西方心理學與我們文化的融合,心理咨詢師和治療師在工作中也融合了各種治療流派和方法,這是當代心理學的重要課題。藍說不清會在哪裏,會是什麽,但藍始終相信,無論是融合還是創新,都必須建立在對原有事物的深刻理解之上,否則只能是“烏托邦”式的自欺欺人。
最近看家庭治療方面的書,偶然看到遊戲的家譜介紹,並附有案例。這是壹種將家庭治療與遊戲治療(包括沙盤遊戲)(包括榮格、弗洛姆等)相結合的工作方法。).讀書很有趣,甚至我們可以在家庭中自己動手,作為家庭自我探索的小遊戲,增加親子互動,增進親子關系。
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表達力、思維能力。我們期望孩子會思考,愛思考,所以孩子要學會怎麽思考,從哪裏思考。這個小遊戲顯然很適合。
來源
使用遊戲的家譜
Eliana Gill博士開發的遊戲家譜是對家譜評估和治療的改進和擴展。遊戲的家譜以壹種有趣的方式將家譜的結構與小玩偶(人物、動物和各種物品)結合在壹起。成人和兒童都可以用它來創建壹個想象的家庭地圖,治療師可以據此對兒童進行評估和幹預。
遊戲家譜是壹種實用的家庭治療技術,它利用象征性的人物、動物等各種實物玩具,以遊戲的方式呈現現實生活中的家庭故事。
在制作遊戲的家譜時,讓遊客用各種玩偶、動物和真實的玩具來象征每個家庭成員,排列他們的位置。這種遊戲可以為我們呈現每壹個現任家庭成員和已故家庭成員的有價值的信息。治療師根據象征性玩偶在家譜中的排列,與家庭成員討論遊戲中每個成員的創意、奇思妙想和幻想,幫助他們梳理家庭經歷和故事,加深對家庭關系和家庭矛盾的理解。
通常構建壹個遊戲的家譜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在壹張大紙上(3*4英尺(90*120 cm))畫出個人或家庭的家譜——詢問家庭成員並在圖上畫出血緣和法定親屬,以及那些對家庭生活非常重要的人(或物),包括朋友或寵物;圖形繪制完成後,要求來訪者選擇各種小玩偶逐壹代表每個家庭成員(包括來訪者本人),然後要求他將這些物體放在家譜圖中代表每個家庭成員的圓形或矩形組上。在這些過程中,遊客享有完全的自主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選擇玩具並擺放;之後,治療師邀請參觀者分享他們選擇和排列玩偶的想法和原因。
家譜技術通常可以繞過阻抗,引導來訪者暴露自己或他人的感受。
家譜圖可以促進治療師和來訪者對家族系統和家族史有更宏觀的了解,進而對家族信息進行重組,做出反思,對家族模式和重要生活事件產生更深層次的洞察,獲得新的感悟。遊戲的形式可以鼓勵來訪者主動將幻想內容視覺化,並能有效提高治療的參與度。在遊戲化治療的過程中,來訪者可以將自己內心的沖突或問題外化,這對於談話治療來說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