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股權結構設計。
創業初期,如果只有壹個股東,可以成立壹個壹人有限責任公司,那麽這個人擁有100%的股權。兩個以上股東共同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兩個股東的持股比例應盡量避免50%: 50%,三個股東的持股比例應盡量避免33%: 33%: 34%。
如果有兩個以上股東的公司想要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那麽持股比例需要超過2/3。
2.融資過程中的股權結構設計。
如果妳在融資的過程中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股權結構的設計,妳是準備融資還是接受融資?無論哪壹輪融資,相對於其他因素,融資時股權結構的變化對公司控制權的影響最大。
因為融資協議約定的事項不僅涉及到此輪融資後的權利變更,還涉及到投資人和創始人退出下壹輪融資的權利安排。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妳的公司在成立之初股權比例有問題,創始人需要先調整股權結構,再談融資方案。
股權設計中應註意以下數據:
1,絕對控股類型:67%。創始人持有67%的股份。不會因為思想分散導致公司內耗。67%是生死線,70%壹般比較好。
我們應該不斷地招募人才。沒有股份,人才不會來。這時候創始人說了算。
2.相對持有類型:51%。建議創始人掌握55%,保持相對控股權。因為稍有變動就會從絕對控股變成參股。在股權設計的過程中,不留余地會導致沒有新的人才進來。
3.非控股:34%。要給自己留有余地,所以要定在40%左右。新人進來稀釋後,創始人也不會失去否決權。
三種不同持股比例的意義在於:67%,所有創始人說了算;5l%,壹半需要投票,創始人說了算;34%意味著創始人有壹票否決權。
合理的股權結構是:創始人在初創期占60%~70%,員工擁有10%~20%的期權池,聯合創始人占20%~30%。可以從頂部攻防,相對開放。
保持這三條線要留有余量,巧妙利用股權結構的設計,可以達到相對制衡的效果。
商業計劃、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計劃等。目的只有壹個:激發投資人對妳項目的興趣。投資者可能每天都要接手幾十個項目。如果妳的商業計劃能讓它們發光,妳就實現了妳的目標。
如果想找代筆機構,盡量找有資深團隊的。壹份能打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絕不是套用模板就能完成的。應該是有多年資本市場經驗的專業人士寫的,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優化。市面上寫商業計劃書的平臺很多,創業者壹定要謹慎。建議選擇平臺大的專業團隊。
明德資本生態圈深耕資本市場20余年。資深團隊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商業計劃書,還可以模擬路演,制定投資人問答策略,讓企業更受資本青睞。"
如果妳還有關於股權規劃的疑問,可以點擊下面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和老師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