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情況往往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並不是說妳家裏有個農村小院,妳願意回到農村,就真的可以回到生活中去。我的鄰居王奶奶有兩個兒子,都是村裏學習最好的。後來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學,在村裏攪了壹陣子。後來很多年過去了,大兒子出國讀書了。小兒子在外地工作。他三十多歲,快40歲了,還沒有結婚。而且小兒子住的城市離王奶奶家也挺遠的。妻子去世後,他很擔心小兒子的生活。兒子也擔心母親的生活,就帶著王奶奶去了那個城市生活。
兩個人壹個人住,有時候會有矛盾,城裏的老人生活不習慣,去那裏很不方便。王奶奶有時頭疼。在小區附近的藥店買藥總是太貴,但是村裏的新農合在這裏用不上。有時候王奶奶想自己壹個人回農村老家,兒子年紀大了不允許。只有村裏每年給到了年齡的老人補貼,讓老人自己回去拍照,王奶奶才有機會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回去。農村老家的小院,因為長期無人居住,早已破舊不堪。王奶奶也很無奈,但是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所以很多時候,農村家裏即使有個小院子,回到農村老家也不容易。
另外,對於年輕人來說,願意住在農村老家的小院裏和真正住在農村老家是兩回事。想象和記憶中的農村故鄉,總是那麽美好。認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浪漫的,但妳去問正在勞動的老農,他會告訴妳“農村生活沒那麽浪漫”。很有可能在老家呆了十天就想走了,因為畢竟農村的現狀和生活環境與年輕人想要追求的生活還有很大差距。
所以有時候我會想,在鄉下老家的小院裏安靜悠閑地生活,也許是壹種奢侈。妳為什麽這麽努力工作?因為妳喜歡的東西都很貴。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農村老家的小院裏過上寧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