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鄢陵花木發展現狀

鄢陵花木發展現狀

(1)生產規模大

目前,花卉種植已從傳統的四個鎮擴展到全縣12個鎮,專業村由原來的4個增加到122個,種植品種由400多個增加到2300多個,花卉企業由0959年的1個增加到各級各類企業620個,其中形成了綠苗、盆景盆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產品(綠苗為主導產品,產值占總產值的80%),品種規格齊全,可滿足各種園林綠化工程的需要。截至2007年底,全縣花卉苗木面積達到52萬畝,年產值超過654.38+0.8億元。產品銷往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成為中國最大的花卉生產銷售集散地。實施標準化生產後,花木合格率達到96%,畝均價格提高32%,僅臘梅壹項每年就增加經濟收入800萬元。年人均純收入8400元,是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壹倍多。同時,隨著種植花木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僅在縣城形成了“天然氧吧”小氣候,還帶動了生態旅遊、餐飲、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先後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全國重點花卉市場”、“中國花木之鄉”。

(2)強大的基礎設施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為花卉發展創造優良環境,在道路建設、節水灌溉、電力設施等方面下大力氣。三年來,共投資2.6億元新建或拓寬234公裏;指道路;投資570萬元發展節水灌溉,使花卉產區節水灌溉面積達到654.38+0.4萬畝;花卉產區的電力設施已經完善,凡是打井的地方都會提供電力設施;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中原花卉博覽園”。2003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炎陵國家花卉博覽園”。花卉博覽園已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原花卉交易博覽會”,對提高鄢陵花卉的知名度,開拓花卉銷售市場,加強與各地的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投資600多萬元,開通了炎陵縣華牧信息網、炎陵縣農業信息網等網站,成為炎陵與國內外相互交流合作的信息平臺。

(3)科研開發能力強

近年來,為提高花卉生產的科技含量,炎陵縣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西北A&F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建立了穩固的技術支持關系,並聘請了20多位專家學者組成技術顧問團,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咨詢。建立了中原地區鄢陵縣最先進的花卉組培中心和園林工程技術中心。蠟梅、櫻花、四倍體刺槐等近40個品種的組織培養技術研究和組培苗生產。已經完成。臘梅、二橋刺槐、大棗、甘薯等植物的快繁和脫毒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臘梅的快繁技術為國內首創,二橋刺槐的研究被列入國家“863計劃”,使炎陵花卉研究在國家高科技研究中占有壹席之地。鄢陵還承擔了“國家863工程”、國家林業局優良林木無性系快繁基地建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示範、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重點項目。現代化連棟溫室6座,21000 m2,滾動苗床5,000m2,日光馴化溫室25,000m2。

(4)完善的服務體系

縣裏成立了“延陵花卉辦公室”,從事花卉生產的策劃、花卉活動的籌備、技術培訓和指導、新品種引進和信息服務等工作。鄉鎮也成立了花卉辦公室,每個行政村指定壹名村幹部專門從事花卉生產,形成了縣、鄉(鎮)、村的領導和服務體系。同時成立了鄢陵縣花卉協會和鄢陵縣花卉商業協會,有效地組織了從事花卉產銷的人員,建立了由技術人員和花卉商業工作者組成的強大的花卉產銷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