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夜光杯,想喝琵琶,馬上抓緊時間。
醉臥沙場,君不笑,古已有幾番戰。
宴席上,醇香的葡萄和美酒被裝在精致的夜光杯裏,藝伎演奏琵琶聲為他們助興。壹想到要跨馬殺敵報國,戰士們就豪情萬丈。
夜光玻璃:白玉制成的玻璃,可以被光照亮。這裏指的是壹種奢華精致的玻璃。據《海上十國》記載,它是周穆王獻給西湖的寶物。
欲望:成為。琵琶:這裏指的是戰鬥中用來制作號角的聲音。催促:催促人們出門;也有為了好玩而玩的人。
擴展數據:
詩人以激昂的筆觸、鏗鏘的音調、耀眼的文字,設定了開篇的第壹句——“夜光杯葡萄酒”,仿佛大幕突然拉開,將壹場色彩斑斕、光彩奪目、香氣四溢的美酒盛宴展現在人們面前。這壹幕給人驚喜和興奮,營造氣氛,為全詩的抒情定調。
第二句開頭的“想喝”二字,渲染了這場美酒佳肴盛宴的非凡誘人魅力,表現了將士們豪爽開朗的性格。
就在大家“想喝酒”的時候,樂隊奏起了琵琶,宴會開始了。快速歡快的旋律仿佛在催促戰士們舉杯暢飲,讓原本熱烈的氣氛壹下子沸騰起來。這首詩改變了七言絕句常用的音節,采用了“上二下五”的句法,進壹步增強了感染力。
這裏的“趕”字,有人說是趕著開始,似乎很難和下面聯系起來。有人解釋為:推,喝還是喝。這也不符合軍人奔放的精神狀態。“馬上”這個詞往往會讓人聯想到“開始”。事實上,在西域的胡人中,琵琶最初是在馬上演奏的。《琵琶馬上催》是刻意渲染歡快盛宴的場景。
詩中的三四句是酒席飲酒勸酒。以前有人覺得這兩句話是“要心胸寬廣,要心酸。”還有人說:“假裝酗酒,極其可悲。”
雖然用詞不同,但都離不開壹個字“悲”。後來在三四句的基礎上,尤其是最後壹句,用深沈、悲涼、感傷、反戰等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就比較有用了。說“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顯然是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