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熱傳遞的三種方式是什麽?

熱傳遞的三種方式是什麽?

三種傳熱方式:

熱傳遞是由物體內部或物體之間的溫差引起的。如果沒有外來的功輸入,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總是自動從高溫的地方轉移到低溫的地方。

熱能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這裏有三種傳熱方式。

(1)熱傳導

當物體的各部分之間沒有相對位移時,分子、原子、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熱運動產生的熱能就轉化為熱傳導。

熱傳導的基本計算公式是傅立葉定律:單位時間內熱傳導傳遞的熱量與垂直於熱流的截面積成正比,與溫度梯度成正比,負號表示熱傳導方向與溫度梯度方向相反。

其中q代表以w為單位的熱通量;DT/dx是溫度梯度,單位為C/m;a為導熱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λ是材料的導熱系數,也稱導熱系數,單位為W/(m·C)或W/(mK)。

導熱系數是材料固有的物理性質,代表材料的導熱系數。導熱系數越大,材料的導熱性能越好。

(2)熱對流

熱對流是指流體宏觀運動引起流體不同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移,冷熱流體混合而產生的傳熱過程。熱對流只發生在流體中,流體中的分子也是無規律運動的,所以熱對流總是伴隨著熱傳導。

工程中常見的是流體流經物體,並在物體與物體表面之間產生傳熱過程。這種現象稱為對流傳熱過程。

對流傳熱可分為自然對流和強制對流兩種。

自然對流是由流體的冷熱部分密度不同造成的,比如散熱器附近的空氣受熱時向上流動。

強制對流是流體因壓力差而流動。比如冷卻水路線是水泵驅動的,而不是密度差。

熱對流的基本計算公式是牛頓冷卻公式:

其中,q和a與傅裏葉公式中的q和a含義相同,分別為熱流和面積。

Ts和tf分別代表固體表面溫度和流體溫度;

h為對流傳熱系數,表示單位面積在單位溫差作用下的熱流率,單位為w/m2·c,對流傳熱系數越大,傳熱越劇烈。

對流傳熱系數與傳熱過程中的許多因素有關。例如,物體的物理性質,熱交換表面的形狀和大小,還與流體的流速有關。在對流分析中,通常需要用理論分析或實驗的方法來計算物體表面的對流換熱系數。

(3)熱輻射

物體通過電磁波傳遞能量的方式就變成了輻射。物體會因為各種原因發出輻射,熱發出輻射能的現象稱為熱輻射。

輻射和前兩種傳熱方式的區別在於,兩者都需要物質,輻射可以在真空中傳遞能量,甚至在真空中效率最高。

物體的輻射熱流可以根據玻爾茲曼定律的經驗公式計算:

其中a是輻射表面積,單位為m2;

ε是物體的發射率,也稱黑度,其值總是小於1,與物體的類型和表面狀態有關;

σ是Stefan-Boltzmann常數,也叫黑體輻射常數,是壹個自然常數,值為5.67x10-8W/m2*k4。

φ是物體自身輻射的熱流,而不是輻射傳熱的能量。

工程中通常考慮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之間的輻射,系統中每個物體同時輻射和吸收熱量。它們之間的凈熱傳遞通過Stephen Boltzmann方程計算:

其中q是熱流率;ε1是物體的黑度;σ是斯蒂芬·玻爾茲曼常數;

A1是輻射面1的面積,F12是從輻射面1到輻射面2的形狀系數;

T1是輻射面1的絕對溫度,T2是輻射面2的絕對溫度。

從上式可以看出,包含熱輻射的熱分析是高度非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