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福州都市區發展規劃

福州都市區發展規劃

福州都市圈:以福州為中心,由關系密切的周邊城市組成,主要包括福州市和莆田市、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霞浦縣、古田縣、南平市延平區、建陽區、建甌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陸地面積2.6萬平方公裏,2020年常住總人口約6萬人。

福州都市圈建設有利於提升福州省會城市影響力,發揮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促進福州與周邊城市(鎮)協調發展,推動粵閩浙沿海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深入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山海結合、優勢互補、相互輻射、* * *共同騰飛”的基礎上,建設國家都市圈壹體化發展示範區,形成新時期城市區域合作的“福建方案”;有利於深化和引領兩岸融合發展,為促進祖國統壹發揮更大作用。

總體發展格局是“中心引領、山海協作、城鄉融合、圈層引領”。構建“壹核三中心兩帶三灣”的空間結構,以福州主城區濱海新城、福清、平潭為都市圈主中心,莆田、寧德、南平為都市圈次中心;進壹步強化沿海沿江T型區域發展走廊,以環三都澳地區、閩江口灣地區、湄洲灣地區三個大灣區為主要載體,加快人口和資源要素集聚。

打造“壹主壹副”雙動力源,優化提升福州中心城區,高質量建設濱海新城,促進福州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城協同發展。

推進重點跨境區域協同發展,包括濱海新城與福清灣周邊平潭、福清灣周邊平潭、興化灣周邊韓江、羅源灣周邊寧德協同發展。

發展目標:

到2025年,都市圈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中心城市競爭力顯著增強,同城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壹步增強,高水平互聯互通格局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現代產業體系形成,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壹步提高, 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基本建立,阻礙要素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障礙基本消除,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屆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更加便捷,產業分工協作將更加高效,開放合作交流將更加緊密,生態協同保護將更加有效,公共服務將更加全面。

展望2035年,站在“兩個壹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都市圈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不斷完善,建成產業分工高效、城鄉發展高質量、生態環境高質量、開放程度高、同城發展水平高的現代化都市圈。

法律依據

福州都市區發展規劃

第二,推進基礎設施壹體化

以加強都市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重點,推進壹體化規劃、建設和管理,織密網絡、優化方式、暢通機制,加快都市圈公路、軌道交通網絡建設。

(4)暢通都市圈高速公路網。增加城際公路通道,密切城際公路聯系,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縣鄉公路等都市圈多層次公路網。鼓勵地方政府對高頻車輛實行高速公路收費優惠政策,加快推廣ETC應用,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提高大都市地區高速公路通勤效率。實施“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全面挖掘整理都市圈各類“斷頭路”和“瓶頸路”,加快打通“斷頭路”,提高都市圈路網連通性,推進“瓶頸路”改擴建,疏通邊境地區道路聯系,全面取締跨行政區域道路限高限寬等非法路障。構建綜合公路客運網絡,完善充電樁、加氣站、公交站點等場所布局,支持周邊城市(鎮)開通城際公交,加快郊區線路公交換乘。優化邊境地區公交線網,促進與城市公交線網的快速銜接。加快推進都市圈城市壹卡通互聯互通,統壹票制票價標準,完善運營補償和結算機制,推進信息共享和監管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