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賀河始建於公元前506年(春秋時期),發源於南京市高淳區的固城湖。
須賀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
水文學
須賀河,古稱徐希河、徐希河,發源於南京市高淳區固城湖。它的上遊連接安徽蕪湖的長江支流水陽江,下遊連接太湖水系荊溪。
須賀河全長約31公裏,河寬在20-160米之間。河兩岸盛產大米和茶葉,著名品牌有須賀茶館茶連鎖店。
歷史
須賀河開鑿於公元前506年(春秋時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須賀河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公元1832年瑞典在北歐挖掘的名為果爾達河的人工河,是歐洲最早的運河,比中國的須賀河晚了2300多年。
據清光緒《高淳縣誌》記載:“須賀、吳王闔閭伐楚,吳元開道。”須賀自蘇州至太湖,經宜興、溧陽、高淳,經固城湖,在蕪湖流入長江,全長100多公裏。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令伍子胥挖壹條運河,把東邊的太湖和西邊的長江連接起來,須賀河就是從這條運河開鑿出來的。運河的開通不僅方便了航運,也給下遊地區帶來了洪水。明初,石閘開合,須賀河水循環固城湖和石臼湖,連接秦淮河,溝通太湖和南京的水路運輸。永樂初年,廢除雲道,建東巴。嘉靖三十五年,築壩,高淳的湖泊不再東行。1958年,拆除東壩引水東進,疏浚須賀河,修建封壩和茅洞水閘,古運河復興。
今見
今天的須賀河,經過高淳東壩、下壩、丁埠,到達溧陽朱家橋以東的荊溪河南段,在宜興與流入太湖的荊溪河匯合。它是高淳和溧陽之間的引水灌溉和通航河道,所以又叫春裏渠。連接蕪湖長江水道和上海黃浦江水道的武神運河也在建設中。可處理65,438+0,000噸級船舶,2065,438+00年建成。
靈渠,古稱秦截渠、零陵渠、陡河、興安渠、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公元前214年通航。靈渠自東向西,連接興安東部的海陽河(湘江源頭,由南向北流)和興安西部的大蓉江(漓江源頭,由北向南流)。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壹,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