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江蘇常州有個地方叫鹽城。為什麽?

江蘇常州有個地方叫鹽城。為什麽?

鹽城位於常州南部,距市區約七公裏。是我國保存最早、最完整的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地面古城池。據說這也是世界上三城三江形狀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裏。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鹽城的起源和主人,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論。相傳鹽城曾是商代末、周初的國都,是當時山東曲阜以東的國君。相傳國君是周成王被周成王打敗時,與商朝後裔武庚勾結,率領殘部從魯國逃到江南,挖河為山溝,堆土為城的國君。現在還叫“顏”。因為古代的“燕”字與“燕”字無三分之同,所以流傳至今,故名“鹽城”。另壹方面,春秋末期,吳國的兒子季劄不滿闔閭刺殺廖望奪取皇位,決心脫離闔閭的暴力政治。他“從未入吳”,並在鄢陵建城挖河封地,以示久留之決心。據史料記載,鹽城古城墻高20米,寬25-30米,全部用泥土夯築而成。

歷經3000年的風風雨雨,剩下的都是大自然的傑作。江南水鄉有充足的碧水,有幾千年沃野留下的幾何古跡,有許多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藏在地下。置身其中,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壹種古老、寧靜、深邃的感覺。這裏的人們有壹種說法:“明清之際的北京,隋唐之際的Xi安,春秋之際的鹽城”。可見“鹽城在人們心目中是壹個非凡的吸引力。中央政府和省市有關部門決定加快鹽城的發展,使之成為太湖風景名勝區的著名景點之壹。

1958以來,鹽城出土了大量的幾何印痕陶壺、罐、甕、碗和青銅器(如銅鐘、銅鼎)。在內城發掘的單木船在中國考古界引起了轟動。最大的壹把是用整把楠木火斧雕刻而成,長11 m,寬0.9 m。

鹽城遺址:建築形式舉世無雙。

鹽城遺址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棠湖鎮大壩行政村,東南臨太湖,西臨滆湖,距常州市區7公裏。這是壹個美麗、簡單和安靜的天堂。

建於春秋末期的鹽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同時期古城遺址。由內而外,由淄城、淄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組成。這種建築形式在中國古城池遺存中是無與倫比的。因為當時的城市大多只有壹城壹河,少數是兩城壹河或兩城兩河,“三城三河”是中國唯壹的。子城,俗稱“王城”,又稱子羅城,呈正方形,周長500米;內城又稱“羅麗城”,呈正方形,周長1500米。外城又叫“外洛城”,是壹個不規則的橢圓形,周長2500米。此外,還有壹個周長3500米的外城墻。鹽城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淹城之大,與《孟子》“三裏之城,七裏之綱”的記載不謀而合。鹽城的城墻是由挖掘護城河的泥土堆積而成的。方法是在平地上建造。因為鹽城的土比較黏,所以修築鹽城城墻不挖基槽不夯實,土是壹層層堆起來的。有的地方鋪壹層幹土,壹層濕土,順序壹樣,老城墻更寬。鹽城的三座城墻都是梯形,高3-5米,墻基寬30-40米。三條護城河平均深約4米,寬30-50米,最寬處超過60米。

鹽城的三座城墻之間有壹座土壩,但這三座土壩都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春秋時期,進出鹽城沒有陸路,只有劃船(劃獨木舟)進出水路。其走向為:從外墻北側西側進入,沿腳墩、腹墩、頭墩西側向南,到達外墻南麓。兩處沿頭墩南北兩側向東彎入內城河,沿內墻現狀出入口入紫城河。河內的外城門都是水門,副城門位於副城墻南面的中間,寬約2米。鹽城被考古學家稱為“中國南方第壹城”。它的建築形式不僅反映了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也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