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斷增加,現行規範對公交場站建設具體內容的要求存在不壹致、不完善的問題,已不能滿足現階段公交場站建設的要求。《指南》編制組在對我國、各領域、各地區技術標準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對重慶等地區常見公交站點進行了調研,綜合考慮了公交站點的建設和運營單位的工程經驗。
《指南》共9章3個附則,主要對重慶汽車客運站標準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如門店選址和空間布局、車輛運營區域和設施、站場管理用地、客運服務項目設施、公共設施、信息內容基礎設施、信息系統等進行了標準設定。本指南適用於重慶市中心城區新建公交站點或其他城市公交站點的建設和改造。
《指南》的關鍵在於以下自主創新。壹方面統壹了主要指標,如標準車輛的定義、公交站點總面積指標值、車站管理用地總建築面積指標值等。另壹方面,增加了樞紐站、地下停車場、汽車充電樁等知識。同時,結合重慶區域工程經驗,設計了適合本市公交場站的設施配置表,以滿足現階段建設和運營的要求。
《指南》強調,公交站點建設應當遵循“以人為本、適度超前”的原則,綜合考慮運營、管理和設備維護的要求。公交場站建設應當與周邊地區建設同步,同設計、同方案、同建設、同應用。
在公交站點建設中,要積極穩妥運用創新技術、新材料、新機器、新技術,應用信息內容基礎設施和信息管理系統,從安全、便捷、便利、舒適等多方面改善乘客候車環境和乘車體驗。
非常值得群眾關註的是,指南明確了噴霧降溫系統、哺乳室、手機電池充電設備、飲水點等設施的建設規定,便民利民。噴霧降溫系統將在炎熱的夏季為乘客創造涼爽的自然環境,哺乳室將使更多珍貴的媽媽們外出更加方便,方便有益的飲水點將確保乘客隨時隨地給予飲用水。此外,對於行人導向標誌、車站入口圍欄等關系到人們安全出行的設施也制定了權威規範。
為確保司機能夠為群眾提供更加暖心、優質的服務,《指南》還明確了不同類型車站的員工休息室、減壓室等設施的建設規定。屆時,標準化車站還將為公交司機提供休息和緩解壓力的場所,以緩解工作壓力,消除焦慮和煩躁情緒,確保眾多司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積極的心態為項目乘客服務。現階段,重慶已有富友路汽車站、梁光汽車站和朗晴廣場汽車站三個標準化汽車站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