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載體、以新信息技術為手段的網絡化在各個領域的創新應用,涵蓋了醫療健康教育、信息查詢、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咨詢、遠程會診、遠程醫療、疾病康復等多個方面。醫療大數據是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產生的臨床和管理相關數據,具有時間性、私密性、不完全性等醫療領域獨有的特征。
2018年4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完善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推動各級醫院逐步享有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檢查結果,推動大數據在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間授權接入和利用。”
目前,醫療大數據在優化資源配置、解決信息孤島問題、輔助決策應用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綜上所述,有以下效果:
1,改善就醫體驗
“就醫難”是國內醫療面臨的最大問題。基於互聯網的就醫流程優化了就醫流程,縮短了等待時間,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貫穿於醫療服務的全過程,涵蓋了醫療資源搜索匹配、在線掛號、在線咨詢、遠程診療、醫藥電商、移動醫療等領域。
2.推進精準醫療
精準醫學強調個體化醫療,包括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在互聯網環境下,醫療服務的逐步數字化將極大地促進醫患之間的相互了解。
3.促進醫療系統的協調。
分級診療制度是當前衛生行政部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分級診療可以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在“互聯網+”的醫療環境下,借助互聯網實現分級診療已經成為醫改的核心。醫院的“信息孤島”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分級診療制度的推廣,所以打破醫療信息孤島是互聯網+中醫療發展的基礎。
4.推動個性化醫療的發展。
未來將建成數據無縫流動、以患者為中心覆蓋的各類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多個機構和角色可以基於個人完整健康數據實施* * *同步管理,實現對患者的個性化治療。
參考:段晉寧。“互聯網+”醫療環境下大數據在健康醫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18,27(0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