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像桂林城壹樣聳立著。
壹大塊魔筆,平疇展屏。
煙圈是綠的,雨中的霧也是綠的。
請問,這哪裏是吳明的騰翔。武鳴明秀園是壹座有著悠久歷史和特殊背景的著名園林。郭沫若在園中漫步,心曠神怡,又壹次感慨萬千,即興作詩壹首《無名姬友二》:
世界變了,軍閥為此付出了代價。
明秀聞尚在,吳明傳遠。
園子荒蕪,森林繁茂,溪流幽靜。
公社雙橋好,精神源頭近。
田漢愛昆侖關。
田漢是中國著名的音樂家,也是中國人民國歌的作詞人。田漢不止壹次去過南寧。這裏最引人註目的大概就是震驚中外的昆侖關戰場了。面對這個天下聞名的關隘,田漢望風而行:天上的雲彩飄飄,山海茫茫碧海,雄關滿路,抗日戰場讓他思緒遙遠。目前抗日烽火已散,雄關還在向他講述中國軍人在昆侖血戰的勝利。面對雄關,田漢激動不已,忍不住吟誦了壹首《昆侖之戰》:
壹朵桃花淡紅,雄關阻空崗樓。
日師留下了幾處根據地的殘跡,漢旗猶在風中。
仙山怪石滿,牡丹山雲霧滿。
莫雲南敗於形勢,樞機主教當年立功。
南國青醉,謝舊。
說到明園,景色清新,林中房舍水滿。
新栽了無數相思樹,濃蔭達枕。
這是延安時代的老詩人、時任國家領導人謝覺哉入住南寧明園賓館時寫的詩《明園》。謝老上世紀50年代多次入住南寧明園、西園酒店。在明園酒店期間,謝老每天早上都會在明園的樹林旁的花叢中漫步,聞著鳥兒的鳴叫,聽著潺潺的水聲,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他被南寧濃濃的綠意陶醉了壹會兒,於是寫下了上面這首詩。
後來,謝老又來看望永,住進了西苑賓館。雖然來永很多次,但每次都被南寧的綠色感動。這壹次,謝老放開了西園,卻忍不住背了壹首詩,叫《西園》:
南過邕江又是壹個園子,新蕉取代舊蕉。
虹橋流水引幽徑,時有鮮植映紅天際。
……
歲月悠悠,往事如歌。雖然這些名家相繼離世,但他們關於南寧的詩詞卻化作了璀璨的星辰,裝點著南寧的歷史天空。
{南寧最好的}
最早的習俗
清光緒三十二年11月17日(1907 65438+10月1),清稅署批準南寧為沿江通商口岸,南寧正式開埠,這是南寧與外國正式貿易的開始。因關員未到,延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3月17)二月初四,南寧海關正式成立。海關設在河堤路7號(現廣西軍區大院內),6號為稅務署駐地(現河堤路14)。南寧海關有秘書、會計、總務、監管四個班。在南寧火車站(現和合路58號)和田東、百色、貴縣、橫縣設立分卡。從南寧海關成立到1930,稅務司先後由德、英、法、奧、美等國人擔任。1914之前,外籍員工占大多數,直到1931才出現外籍員工。
最早的商會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南寧商人組織成立“南寧商會”,會址設在倉西門城外沙街天寧寺。清宣彤元年(1909),商人集資重修,修建會址(現興寧區人民政府駐地)。南寧府屬婺源(明)、隆安、永春等縣。衡州等地的商會都隸屬於南寧商會。大會將設立理事會,理事會將選舉壹名總理和壹名助理負責事務。資金由參與商戶自由捐贈,不設限額,不設額度。
1917到1919,商會的生意蒸蒸日上。1921之後,民生蕭條,市場蕭條,商會生意逐年下滑。原南寧府(道)所屬各縣商會早已各奔東西,脫離了下屬。1932年,根據中央工業部和廣西省工商局頒布的法律,南寧各商業機構成立“南寧商會”(當時南寧還沒有市),選舉產生了監事會和第壹屆執委會主席。1933年,改組命名為“南寧商會”,下屬12個行業協會。
1921年,孫中山總統抵達南寧時,在商會發表演講。解放前,南寧商會曾組織過商人自衛隊和商人保護大隊,維護工商業戶的利益和安全。南寧商會還先後創辦了《農商日報》和《南寧商報》,但因銷量不佳而停刊。1941 9月,商會發起成立私立上師職業學校,後改為上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