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興趣和基礎與所選專業的匹配程度;
2.畢業後何去何從(繼續讀同專業博士——大部分老師喜歡這個版本的學生;找工作;出國;考國外專業或者國外學校的博士——壹般都是負分);
3.家庭成員對繼續深造的支持程度,以及他們的職業相關信息等。有些導師往往家庭背景很好。
4.分析自己目前知識結構和能力的優缺點,拿出彌補不足的方案(比如入學後馬上聯系未來導師,有針對性的補充知識和訓練能力);
5.所謂“職業規劃”,是指在讀研過程中,對自己的專業有壹個清晰的認識,包括對自己未來職業方向的定位,以及如何向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靠近。
6.做足功課——在網上或通過同學朋友全面了解所選專業導師的研究方向。
擴展數據:
考研和復試期間的心態
其實復試的時候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考生在本科期間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計算機操作能力、外語能力、適應能力等,在答題時並不要求非常準確的答案,而是要求考生表述流暢清晰,邏輯清晰。
首先,妳在復試中要有壹個正確的態度,不要表現出漠不關心或者漠不關心,同時要控制好回答問題的時間。其實考生不必太緊張。除了學術問題,導師可能會為學生創造壹個輕松的氛圍,讓他們放松,自由談論愛好和興趣。學生不必緊張,時刻保持警惕,只要語氣自然、自信、平靜即可。過於世故和老練反而適得其反。
最後,考研復試本質上是壹種面試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壹種相遇和交流。作為壹名學生,妳應該穿著得體,談論溫雅,謙虛真誠,甚至註意妳手機的振動等細節。這些都是交流的禮貌,無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