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某駕校的班車上,小劉向筆者傳授了學車的“經驗”:“給教練福利!這樣教練才能認真教。否則,要麽就是花錢看教練在車上睡覺,要麽就是拖,不在車上練,不去嘗試。”
小劉感嘆:有的教練很“黑”,最低也是20多元壹盒的品牌煙,10多元的煙不值。每次學車,他都給教練壹個盒子。科目三路考後,壹個牌子的煙沒了。當時覺得這個駕校的報名費只要3800元,相對便宜壹些。“現在我才明白,這個便宜貨背後有個‘貓膩’。”
小劉的經歷,很多司機都經歷過。打開北京海澱區另壹家駕校的官網,駕校明確承諾:教練教學耐心細致,語言文明。嚴禁訓斥、諷刺、挖苦學生;教練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學員索要金錢或物品。
但是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剛考完二本的杜先生苦笑著說:“承諾都是空頭支票。我給過教練3盒玉溪煙,其他時間買飲料。今天看到教練車上已經放了五箱沒開封的玉溪。”
“教練問妳要了嗎?”
“現在的教練都很熟練,比以前更克制,但招數很多。”杜先生說,除了態度不好被提示,他還會說有個學生很懂事,送了他東西,而且車快,考試也快。“這不明顯嗎!而且,妳不好好對待教練,就等著教練偷工減料,陪妳4個小時,不管妳真的開多久。”
有的教練吃卡,衍生出壹個奇怪的現象:有的商販跟著賣。據杜先生介紹,練車路考的路段,總是有好幾個攤販。教練說“靠邊”,這些商販就騎著電動三輪車飛過來,順著車窗遞過來壹盒煙。“給教練買盒煙,教練喜歡。”教練在壹旁默不作聲。在這種情況下,他既尷尬又無奈。“妳以為這個買不到嗎?”
駕校不在乎這種情況嗎?交通部發布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應當加強對教練員教學情況的監督檢查,定期評價教練員的教學水平和職業道德,公布教練員教學質量排名,督促教練員提高教學質量。
但有些駕校雖然有教練評價,但分數都在教練前面,學員擔心進入教練的“黑名單”,所以都“滿意”。
“妳為什麽不抱怨?”說到投訴,小劉顯得有點無奈:投訴沒用!妳跟駕校說教練不認真。教練能承認嗎?而且教練沒有公開問妳,也沒有留下任何證據。[1]
加錢買車
壹車難求,讓駕校的學員很著急,只能加錢買車。對於這樣的變相漲價,大部分同學只能忍氣吞聲。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駕駛培訓實行社會化,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的資質進行管理。駕考培訓費用由市場調節,各駕校根據自身綜合實力和條件制定培訓費用標準,學員可自行選擇。在交管、物價等部門的規範下,駕校私入、公開漲價現象得到有效控制,但隱性、變相亂收費現象仍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