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jing.com上發表的壹篇名為《妳看好職業電競的發展前景嗎微博民調中,截至2020年7月,12,4.7萬人參與其中,明確看好的人數達到2.7萬人。
2019年4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電子競技選手”和“電子競技運營員”為正式職業。國家省部級單位對電競行業的認可,與其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密不可分。
據中國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預測,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達到654.38+0406億元,比2065.438+09年的654.38+065.438+075億元增長約20%。
作為壹個電子競技項目,中國遊戲產品的銷量也在快速增長。僅2020年上半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銷售額就達到719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55%。
電子競技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人才短缺的問題也進壹步顯現。
據騰訊電競聯合企鵝智庫、尼爾森、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子競技產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電競從業者有5萬人,人才缺口高達50萬,主要集中在產業運營、內容制作、主持人解說、數據分析四大領域。涉及行業崗位100多種,大學專業100多種。
2020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指出,未來5年,預計電競選手和電競運營人員合計人才缺口近350萬。
“電競行業的人才缺口更多的是在運營管理體系上。”超景集團新文創事業部總經理黃瑤告訴界面教育,“比如超景的EDG俱樂部,擁有100多名玩家,但運營人員只有40多人。對於EDG的規模來說,很多工作不可能做得非常細致。”
黃偉透露,在高校設立電競專業之前,“我們是在高校各個專業招聘電競人才,完全不限專業。換句話說,如果妳對電子競技感興趣或者有所了解,我們會簽管培生計劃,壹般是5年左右,簽完之後再培養自己。”
現在電競人才的短缺不僅限於電競選手,而是配套崗位,比如電競管理(包括教練、數據分析師、領隊等。)、裁判、體育活動、運動醫療、視頻後期制作、電競媒體,也需要填。
“最明顯的節點是四五年前EDG在國內處於巔峰,但我們也會面臨成績下滑的局面。”黃瑤意識到“俱樂部需要打造品牌”,但相關的品牌運營和球迷管理人才也相對匱乏。
上海電子競技協會秘書長朱琴琴正在接受《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