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完試,家長最關心的就是成績。如果成績好,全家人都會慶祝。成績不好,就批評教育。當然也有壹些家庭在教育上的力度更大,比如被打了跪著反省。
不同的家庭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這些教育方式對壹個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會適得其反。
最近網上有壹個視頻。母親見孩子無精打采,以為孩子考得不好,就讓他跪在房間裏。當孩子拿出壹等獎證書時,母親又喊了壹聲:祖墳裏全是煙。母親前後反應的反差讓無數網友大呼:太逼真了。
事情發生在安徽淮南。當孩子無精打采地回家時,母親意識到孩子壹定是考試不及格,所以他無精打采。
可能是平時管教嚴格,母親讓孩子跪在屋裏作為考試不及格的懲罰。但是孩子突然把成績單證書拿出來放在媽媽面前。考試第壹名的證書。
原來孩子是在演戲,試探媽媽的態度。讓媽媽以為他考的不好。我們隔著屏幕嚇了壹跳,以為孩子要跪下了。
當我看到壹等獎證書時,我媽突然變了臉色,大喊:祖墳冒煙了。看來這位母親並不看好孩子的成績,這次也出乎意料。
前壹秒還讓孩子跪著,現在覺得孩子很棒,說要帶孩子去大超市。獎勵我兒子的努力。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媽媽們對孩子的成績要求太苛刻了。畢竟我們需要綜合素質的人才。如果只是成績好,那是不夠的。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案例,只知道考試,其他方面欠缺。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
如果從小接受這樣的懲罰教育,孩子將來可能會變成和父母壹樣的人。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言行壹致,成績好不開心,成績差生氣。
成績不好就要下跪。不跪不反思也能考出好成績。如果妳得了第壹名,妳得帶著它去大超市買好吃的。這種態度發人深省。這種教育方式是否值得提倡,也值得商榷。
首先是預習和復習。預習是為了降低難度,更容易聽課。復習是為了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是制定學習計劃。如果沒有計劃的學習,很難形成習慣,很容易半途而廢。
再次,勞逸結合,考試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身體健康更重要,所以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最後,父母的支持不應該總是建立在打罵教育的基礎上,而應該陪伴孩子壹起成長,這比把孩子報進補習班要有效得多,成本也最低。
成績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是孩子壹個人的。父母不僅要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沒有後顧之憂,學習自然也很努力。
只是父母的態度變化太快了。孩子小的時候可能覺得很有趣,但是大了可能會反感,甚至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優秀不是靠獎項來決定的,父母的引導和了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