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由老人帶大的孩子,即使長大後在外地讀書或工作,也總會想念老人,所以節假日來了,孩子去看望、陪伴、團聚,甚至陪老人壹段時間也是常有的事。
小娜的家鄉在安徽。雖然這裏的天氣常年在零度以上,但是壹到冬天,氣溫還是驟降。此外,房間很冷,所以小娜養成了蓋著厚被子待在床上的習慣。
今天早上,奶奶看到孫女還在家裏睡懶覺,不想起床,就想叫她吃飯,但是小娜就是賴在床上不起,不耐煩的奶奶就開始掀被子。
但是奶奶發現被子像個“娃娃”,壹層蓋著壹層。最後,奶奶把孫女身上的七層被子全部掀開,才找到小娜。
但即使像“剝洋蔥”壹樣掀開被子,小娜還是抵擋不住外面的寒冷,不想起床,於是奶奶用了壹個大招——她拿來壹根棍子,小娜趕緊起床。
此事被發布到網上後,引來了網友的圍觀。
有網友對奶奶的被子表示好奇,問:奶奶不是真的在剝洋蔥嗎?
有網友關心小娜說:即使外面很冷,蓋這麽厚的被子睡覺不熱嗎?
有網友羨慕地說:“壹看就是個大家庭,還是奶奶愛。我想蓋這麽厚,被子都不夠。”
作為壹名大三學生,小娜大約二十歲。對於成年人來說,蓋這麽厚的被子禦寒可能有點誇張。
但是,孩子晚上睡覺,如果天氣冷或者室溫太低,有必要蓋這麽厚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雖然有壹定厚度的被子可以禦寒,但是越厚越好,尤其是孩子,要正確“開道”。
聰明的父母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蓋被子的方式來為孩子禦寒,而不是以被子的厚度取勝。
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擔心孩子冷,會給孩子選擇厚被子。但由於孩子自我調節能力低,經常會因為被子太厚過熱而踢被子。
這時,家長要在家裏給孩子更換厚度適中的被子。同時,面對寶寶踢被子,馬寶也可以給孩子選擇睡袋,避免晚上反復蓋被子。
對於嬰兒期的孩子,馬寶不僅可以給寶寶蓋被子,還可以用薄壓腳蓋住被子角。
十歲以上的孩子身高和調節能力接近成年人,可以和父母蓋同壹床被子。這時,馬寶不得不根據家庭環境進行調整。
當然,除了被子,家庭環境等因素也直接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比如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註意室內通風和遮光。
同時,不建議給孩子使用暖寶寶和電熱毯,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家長在被子的選擇上也要註意透氣性,最好選擇棉質、輕薄的被子。
媽咪有話要說:小娜的祖母叫她掀開被子起床,大概是因為她害怕小娜會養成不好的睡眠習慣。但平日裏,家長在叫孩子起床時,應盡量避免這種方式,不建議嘮叨或直接拉孩子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