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後,壹般按照以下程序去醫院:
致電家庭醫生(也稱為全科醫生)的診所或醫院,預約家庭醫生的治療。壹般情況下婦產科和兒科也是家庭醫生,可以直接預約。
如果家庭醫生認為有必要,會建議患者轉診到專科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進行治療;在征得患者同意後,家庭醫生會為患者聯系專科醫生,並開具轉診單。壹般情況下,不允許患者直接到專科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就醫。
患者在獲得家庭醫生的轉診單後,可致電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預約。
如果是急診,可以給急救中心打電話,讓急救中心派車把病人送到醫院的急診室。壹般不建議患者或家屬自己開車去看急診;自動駕駛汽車壹旦遇到堵車,就會耽誤患者及時就醫。
在國外,患者需要守時,守約。如果患者想更改看病時間,壹般需要提前24小時給醫院打電話,更改預約時間或取消預約。如果患者未能如期就診,提前取消預約,患者需要按照標準支付醫生費用。
歐美國家對醫療服務行業投入巨大,醫生護士待遇也很好。所以只有最優秀的年輕人才能進入醫療行業學習。同時,歐美國家建立的完整的醫學培訓體系保證了醫生和護士的培訓質量。各級醫生各司其職,職責明確,各醫療機構間建立了有效的轉診機制,為國家醫療體系的醫療質量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信任醫院和各級醫生的醫療水平;無論醫療結果如何,很少有人懷疑醫院或醫生的醫療質量。雖然偶有醫療訴訟,但總體來說,歐美國家的醫療糾紛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