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觀點:
“IT規劃”是“信息規劃”的簡稱,是指在了解企業發展戰略和評估企業IT現狀的基礎上,結合行業信息化實踐和對最新信息技術發展的了解,提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願景、目標和策略,以及具體信息系統的架構設計、選擇和實施策略,從而全面系統地指導企業信息化建設,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技校聲明:
IT規劃很簡單,就是建立壹個先進的、企業級的IT架構,選擇壹系列先進的軟件來實現規劃的IT架構。
軟件公司聲明:
以前沒有IT規劃,我們的軟件很先進。許多企業都在使用我們的軟件,它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即使沒有IT規劃,這類軟件也完全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
2.企業內部的定義
領導的聲明:
IT規劃是什麽,如何定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這個規劃能夠支持我們業務的發展,並得到實施。
業務和其他應用部門:
IT規劃是IT部門的事,跟我們關系不大。IT規劃應該是IT部門要考慮如何為我們建立壹個信息系統,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充其量幫助我們降低運營成本。
IT部門所說的話:
IT規劃不僅是IT部門的事,也是業務、財務、行政等應用部門整天的事。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是無底洞,我們要規劃出來。
壹個信息化建設方案,然後向領導申請預算,為了把那些服務器、路由器、軟件系統買回來。
整體而言,IT規劃只是管理信息化十步閉環中的壹環(如圖1)。IT規劃要想得到領導和業務部門的認可,必須最終落實,從業務出發是必然的選擇。
3.“IT規劃”的“廣義”和“狹義”廣義的“IT規劃”包括“IS規劃”和狹義的“IT規劃”。從細分來說,“IS系統戰略規劃”(簡稱ISSP)的規劃是在了解企業的發展願景和業務規劃的基礎上,形成信息系統各部分的願景、結構和邏輯關系,從而支撐企業的業務戰略規劃(簡稱BSP)的達成。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壹些行業內外的討論。ISSP和BSP的集成實際上是這些層次之間的連接。而“信息技術戰略規劃”就是在承接IS戰略後,對信息系統各部分的支撐硬件、支撐軟件、支撐技術進行規劃和安排。簡而言之,就是圍繞“T”來進行的。除非下面另有說明,“IT規劃”是廣義的。
實際上,具體的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是壹個“不得已”的事情,需要在上述策略有了“說法”之後再進行。現實中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恰恰相反,從如何選擇硬件和軟件入手。
4.“IT規劃”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IT規劃就是要解決兩個問題,壹個是客觀的,壹個是主觀的。
由於缺乏IT規劃,容易導致系統眾多、信息孤島、維護成本高、收益低、風險大等等。正是有了IT規劃,才能在信息化建設中避免“踩著西瓜皮偷偷摸摸”,客觀上預防上述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