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墨子的聖人之道論
墨子說:“那麽,如何做壹個聖人呢?回答:強行幫助別人,主動給別人錢,主動教別人道德知識。這樣,餓了可以得到食物,冷了可以得到衣服,亂了可以治好,大家都可以安居樂業。好人誠實,有口才,心胸寬廣。他們是國家的瑰寶,是國家的好助手。壹個國家,賢者多,國家政績大;有德之人少,國家政績小。所以古代聖王治國,仁德。即使是從事農業、手工業、商業的,只要有能力也要選;給他高官厚祿,給他優厚的薪水,給他事做,給他權力。也就是說: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重他;如果薪水不厚,人民不會信任他;權力不大,人民就不怕他。把這三樣東西交給聖人,不是為了獎勵聖人,而是為了把事情做好。所以,這個時候妳就要以德為官,官位授權,功德獎勵。衡量每個人對職位的貢獻,所以官不會永遠富,民不會永遠窮。有本事就用他,沒本事就辭退他。這就是用被公認為‘正直’的人來消除個人恩怨和成見的道理。過去,舜在歷山下種田,在河邊制陶,在捕魚,在恒山賣東西。堯把他弄到福澤之地,立他為天子,讓他掌管天下政事,天下就太平了。於霞選擇了伯夷為殷的壹方,把政治事務交給了他,九州才算安定下來。商湯從廚師中選拔伊尹,委以政事,以湯滅夏的計劃得以實現。周文王從山野獵戶漁民中選出了姚宏和太殿,將朝政托付給他們,於是西方小國投降了。所以,當今天下的王公君子,如果真的要行正義,求做上士,要符合天下聖王之道,符合天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那就不能不考慮尚賢。所以,君主成功,必須用賢士;當妳不能胸懷大誌的時候,就不能不用智者。要想沿襲堯舜禹唐之政,就要佩服人才。崇尚人才是治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