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又名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壹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準於8月26日正式成立,1980。全市土地總面積1.953平方公裏,其中經濟特區面積395438+0平方公裏。經過29年的建設發展,深圳從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壹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新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08年深圳在294個地級以上城市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二。

地名的由來

“深圳”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史籍中是在1410年(明朝永樂八年),建於清朝初年。客家話在當地俗稱“鎮”或“永”在田埂溝裏。深圳因其密集的水澤和村莊旁邊的深溝而得名。深圳也叫鵬城。百越部落(史前-公元前214年)夏商時期,深圳是百越部落遠征海洋的壹個落腳點。居住在深圳沿海沙丘谷的人是百越部落的壹個分支“南越部落”。他們以捕魚和航海為生,很少耕種土地。秦煌設立郡縣(公元前265438年+公元04-3365438年+0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項峻三縣,並搬遷50萬人進行開發。當時屬於南海郡的深圳,融入了中原文化。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深圳最早的前身是寶安縣。保安作為壹個縣組織,始於公元331年(東晉鹹和六年)。東莞郡,位於朝廷管轄的六縣,大概涵蓋了今天的深圳、東莞、香港。郡在寶安縣(南投)。宋代時,深圳是南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鹽和香料。到了元朝,這裏還以出產珍珠而聞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東莞守備千宅、大鵬守備千宅在今天的深圳成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南投古城,清末以前曾是深圳、香港、澳門的政治中心。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深圳的前身曾名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政府擴大東莞千戶守備基地,設立新安郡,建郡治南投,範圍包括現在的深圳和香港地區。經濟以鹽、茶、香料和大米為主。縣界劃分(公元1842-公元1898年)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英清政府先後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擴大香港邊界特別條款》,割讓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至此,原本屬於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裏土地中,有1055 438+0平方公裏不在其管轄範圍內,深港兩地從此分而治之。寶安改名(公元1913-1979)。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改名為寶安縣,現址仍在南投。縣政遷移(公元1938-1953)抗日戰爭時期,南投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至東關縣。1953年,由於深圳連接廣九鐵路,人口比較多,工商業比較繁榮,所以寶安縣的誌東遷到了距離南投10公裏的深圳市場。

深圳建始(AD 1979)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由廣東省和惠陽區雙重領導。165438+10月,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改為地級省會城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現在,那壹天也被世人親切地稱為“深圳生日”。1981 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城市。1988 165438+10月,國務院批準深圳在國家計劃單列市,並賦予其相當於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2004年,深圳成為沒有農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