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內卷化”,加上應試教育的深化,導致學生為了提高成績,在黑暗中、白天學習。家長和老師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壹個學生好壞的唯壹標準。
在高壓力、高強度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嚴重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雙減實施前補課給學生帶來的壓力。
但隨著市場上補課的取消,家長們開始後知後覺的傳播教育焦慮,認為失去補課加持的學生,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不惜花大價錢,找人脈補課。
以至於壹些機構想“鉆空子”,教育部提供教育平臺,更好地應對家長和學生的焦慮,完全可以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
自從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家長對補課的態度有些“急著去醫院”,這也讓廣大學生很困惑。其實補課如果用不好,就是學生學習上最大的障礙。
也是因為教育部出臺相關文件後,仍有壹些補課機構想投機取巧。因此要求各地教育部門提高整改力度,導致部分家長不顧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堅持補課。
於是,教育部提供了壹個“智慧教育平臺”。正所謂壹物降壹物,它終於在化妝班打了壹針。最值得壹提的是,這個教育平臺對學生免費開放。
既能幫助學生輔導,又能為家長省下不少學費。最重要的是打壓市場上還在“執著”的輔導班,也能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壹個好的學習環境。
智慧教育平臺的提出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便捷的輔導平臺。學生足不出戶就能直接找到各學科的輔導,還能及時“查漏補缺”。
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問題都不壹樣。即使是在學校,老師也不可能幫學生壹個個找出問題。這個時候,對於學生來說,有壹個自由正規的教學平臺是非常重要的。
閆妍學長有話要說:
其實大部分家長只是用了壹種慣性思維,以為以前的學生都是在各種補課的催化下完成學業的。這就是教育現狀,沒有哪個家長敢隨意打破。
直到國家實行雙降政策,大部分家長還是相信會有家長還能找到補課班,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落後,但是補課班的弊端卻被忽略了。
首先,補課使用不當是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對於每個學生來說,時間都是非常稀缺的,因為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大部分的學習任務。
尤其是以前學生放學和放假都要在補課班之間穿梭,學習時間可以浪費在路上,但是最後補課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再者,家長引導學生探索適合的學習方法遠比報更多的輔導班有效,因為自己的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對學生自制力的壹種考慮。
有些家長把補課當成壹種安全感,認為報的課越多,孩子的成績就會越高。如果最後還是考不出理想的成績,父母就會自我安慰,認為孩子沒有學習的天賦。
最後,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補課可能會成為學習的障礙。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補課的時間在家學習,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求助智慧教育平臺。
也是壹個很好的方法。父母省下來的學費也可以作為培養孩子興趣的資金,假期可以報壹些超長班讓孩子去上。
對於現代學生來說,學習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教育要求學生學習知識點,甚至是死記硬背,現在要考慮學生掌握知識的靈活性。
如果學生不能舉壹反三,他們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在學習上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壹點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清楚。
今日話題:妳怎麽看待這個智慧教育平臺?妳覺得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