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性是民辦非企業單位區別於企業的基本特征。盈利和非盈利應該主要從兩點來區分:
首先看它的目的和用途。所有的企業,包括服務型企業,都是以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利潤是所有企業的出發點。
而民辦非企業單位則是以通過自身的服務活動,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為目的,其目的不是盈利。社會公益性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最大特點。也正因為如此,國家才會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實行壹些特殊的稅收減免政策。
二是與財務管理和財產分配制度相區別。企業的利潤可以在成員之間分配,清算後的財產可以在成員之間分配,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盈余和清算後的剩余財產只能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不能在成員之間分配。
擴展數據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力量和公民個人可以申請設立民辦非企業單位。
具體條件包括:
1,業務主管單位批準;
2.有規範的名稱和必要的組織機構;
3.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4.具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在民政部登記的壹般為30萬元以上,其中非國有資產份額不得低於財產總額的三分之二,國家法律或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對從事某壹行(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開辦資金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有必要的地方。醫療、教育、職業培訓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在衛生行政部門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在教育行政部門領取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在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領取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然後向同級民政部門登記註冊。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民辦非企業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申請設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