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南大街
時代是明確的。位於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這是該省第壹個被保護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南正街,位於前城鎮南部,是舊縣府所在地。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隆光知縣,有修程響內外街道的記載為證。路面中間鋪1米寬青石板,下面有溝渠,兩邊用0.36米寬石板連接,全長200米,寬80米(含住宅基),總面積16000平方米,石牌坊。街道兩旁民居的屋檐呈“S”形傾斜,有堆積的圍墻,是典型的清代建築。
該地區的主要建築:
舊郡部。南宋熙寧蓋茅草,寶卿元年(1225),采用“子怡夷瓦”。明朝洪武戰爭後,毀於大火。景泰元年(1450)重修。成化二十年(1484),增修贊政殿、架、倉、長平倉、八字衙門、鼓樓。雍正六年(1728),大堂側建西廊、琴房、過道、碑亭。道光十七年(1830),建書房、橫屋、男女監、丁府27間。民國時期有壹條寬3米的石板路,從頭門直通大堂。新中國成立後,由千陽第三中學使用。
萬壽宮。建於清中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前墻寬25m,門廣場高8m。它是壹座鬥形子屋,頭上有青石方柱,門側有青石浮雕,還有壹座立體人物雕像。房間裏有壹個舊戲臺,戲臺頂上的穹頂是鬥拱,做工精細,地上是石板,兩邊戲臺完整。
太平宮。建於清中葉,占地400平方米,鋪有青石板,室內戲臺、天井、廳室、門作坊保存完好。
1983 10 6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96-39。
信息來源:湖南文物概述
千城鎮:位於洪江市西南部,現為新洪江市政府駐地和市政所在地。黔城歷史悠久,自西漢初年建縣至1949年壹直是郡治所在地。1998,千陽縣與洪江市合並,組成新的洪江市,新的洪江市人民政府駐貴州鎮。5438年6月+2004年2月,新洪江市政府遷至前城鎮,到2065438年6月+2月,所有單位遷至前城鎮。此後,黔城恢復了縣城的地位。洪江市市政府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城。自2000年以來,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