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多層次,就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程度的開放形式,形成全國性的對外開放。
三是領域廣,不僅在經濟領域,還涉及保險、郵電等服務貿易,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對外開放。
法律依據:《關於進壹步對外開放的規定》第壹條擴大了對外開放的範圍。
1.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省政府[2000]27號文件精神,現階段我市將積極引進接收地區和港澳臺的經濟組織或個人,以及國內外投資者(統稱外商)在本市生產經營等各領域投資開發,興辦各類企業和社會事業。
2.鼓勵外商以購買、兼並、租賃、托管、參股等多種方式參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鼓勵對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項目的投資;鼓勵發展城鎮水、電、路、氣等公共設施和服務,發展民營工業園區,發展專業市場,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鼓勵投資環保產業、生態農業和創匯農業;鼓勵投資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大膽試驗和積極探索多種辦學形式,吸引社會力量投資公辦學校後勤設施,參與現有公立醫療機構重組,推進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鼓勵投資商務旅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和社會服務;鼓勵利用證券市場引入資金;鼓勵本地企業和投資者到市外和境外投資興辦能帶動本地特色產品和優勢產品出口的企業。
3、市、縣、區和市直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應結合實際,發揮各自優勢,圍繞發展規劃,建立切合實際的項目庫;要不斷利用電子信息網絡、新聞媒體、各類投資洽談會等形式,廣泛宣傳和發布重點投資項目和相應的優惠政策措施;要創造條件,尋找商機,抓住機遇,努力在招商引資上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