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數據整合“精準農業”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全球農業生產競爭強度的增加,英國農業部門的收入經歷了多次明顯的波動。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認為,為應對上述挑戰,壹方面,英國農業需要走向“精準農業”,結合數字技術、傳感技術和空間地理技術,更精確地開展種植和養殖作業;另壹方面,要改善農業生產部門與市場需求的聯系,加強對市場的了解。這壹系列需求的基礎是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平臺。
美國:信息化支撐農業發展
美國各級政府要發揮好服務作用,圍繞市場需求建立有效的支持體系,營造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環境。政府通過提供援助、稅收優惠、政府擔保等優惠政策,刺激和引導資本市場運作,促進農業信息化快速發展。
法國:完善制度,提高信息化
法國自然氣候條件優越,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同時,其農業專業化和科技化程度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農業食品出口國。由於國土面積有限,法國的農業經營模式以中小型農場為主,80%以上的農場養殖面積在80公頃以下。“精耕細作”的管理模式對農業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法國的“三位壹體”農業信息系統有其獨特性。
德國:積極支持數字農業
“數字農業”的基本概念和“工業4.0”沒什麽區別。通過大數據和雲技術的應用,將壹塊田地的天氣、土壤、降水、溫度、地理位置等數據上傳到雲端,在雲平臺上進行處理,然後將處理後的數據發送給智能大型農業機械,指揮其進行精細作業。
日本:網上農場受青睞。
城市居民可以在網上選壹塊地,只要點點鼠標,網上播種,網上耕作,網上施肥,網上收獲,讓按照自己意願種植的有機蔬菜端上自己的餐桌。這不是壹個電子遊戲,而是壹個開始在日本興起的網上農場。山西的網絡農場公司——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町,走出了壹條用網絡連接城市和農村的遠程農場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