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水系是天津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源頭河流。河東區位於海河東岸,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
自元代天津出現“支固村”以來,河東區的大支固地區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大直沽伴隨著漕運和南北貿易而產生和發展。大直沽是歷史上南糧北運的目的地,為天津帶來了經濟繁榮和工業發展。是天津的發祥地之壹,所以有“先有誌古,後有天津衛”的說法。始建於元初的天妃宮不僅是天津最早的寺廟建築,也是中國北方歷史悠久的天妃寺。它是元代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祭祀數量最多的天妃宮殿。它被譽為“元代第壹寺”和“顧凱媽祖(天津直沽)”,成為天津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見證。
河東區壹直非常重視智谷古文化遺址的保護和開發,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河東區以“修復古文化建築促公建,以公建促危改,以路拆路擴”的思路,對大智谷地區進行了綜合開發改造,極大地改變了大智谷地區的面貌。同時,在黨中央和天津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東區的建設正在大踏步前進。
中國三大馬幫寺廟之壹的天妃宮遺址、北洋機器局、北洋軍器學堂、北洋水師學堂、清末周公寺等都建在河東區。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嚴復也是在河東區度過了他最輝煌的時光。這些歷史見證是河東區富有商機的寶貴資源。
交通
河東區四通八達。區內有154條幹支線和2543條胡同小巷,通過內環線、中環線和幾條射線與市內各區相連。區內津塘路、九景路起點可直達天津機場、塘沽新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區各類車輛6100輛,大中型運輸場63個,其中專業運輸場10個,客運班線25條,為河東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運輸條件。
天津火車站主體建築位於區界西端,穿區而過的京山鐵路是連接首都和東北的“動脈”。
海河流經這個地區。橫跨海河造型各異的赤峰橋、大光明橋、劉莊橋、光華橋是通往海河西岸的咽喉。
旅遊資源:河東區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區。該區結合歷史沿革和地理優勢,在此區域打造了“金谷旅遊商城”,將舊城改造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大型公共建築與住宅建設相結合,現代建築與仿古建築相結合,集商業、文化、體育、旅遊、民俗、居住於壹體。目前,這壹規劃藍圖在該地區的實施已初具規模。
位於河東區的苻堅觀音寺氣勢宏偉,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比丘尼道場。
氣候:河東區屬於溫暖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天沙塵暴多,幹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冷暖適中,清爽宜人;冬季寒冷幹燥多雪,年平均氣溫在11攝氏度以上。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河東區位於天津市東部。總面積39平方公裏。
編碼:120102
郵政編碼:300171
居民:區人民政府位於十壹經路。
人口狀況:2005年末河東區總人口為75.74萬人。
區劃:河東區轄13街道:大王莊街、直沽街、中山門街、富民路街、二橋街、春華街、唐家口街、向陽樓街、常州路街、上杭路街、東新街、廬山路街、天津鐵廠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