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實施“三大工程”,夯實“三輪育人”工作基礎。實施教育保障工程,建立健全黨政領導、部門牽頭、小組配合、培養單位落實的“大學工”機制,將“三輪教育”綜合改革納入學校年度目標任務綜合考核,激勵學校師生推進“三輪教育”改革。實施成長導航工程,研究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制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大綱》,指導學生在大學不同階段的思想政治學習;開設“學業規劃”六門課程,有效指導大學生科學制定、有效實施、及時修訂學業規劃,實現對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教育指導。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建設“素質教育中心”,開發建設精品課程,拓展完善素質培養項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探索開發海外社會實踐項目,每年投入500萬元支持100多個項目,先後資助4000多名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建立“創新創業學院”,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設立就業創業工作站和創業孵化基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③堅持“六大任務”,構建“三輪教育”創新格局。合作推進思政課與課程對接,實行校領導與思政課對接制度、校領導與教學督導員聽課制度,繼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培育1-2門國家級精品思政課,完善專業課評價機制,突出課程教學實效性。合作推進科研與實踐教育,積極構建“六愛”誌願服務體系,全力打造研究生教育群體優秀項目、振興蘇北優秀試點等實踐教育品牌,做好“壹院壹賽”,實施“壹系壹項目”,將學生科研活動與創新創業活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合作推進文化教育和網絡教育,加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輿論陣地建設,開展“聚焦壹線”宣傳行動,依托智慧校園系統不斷推出校園網絡文化產品,推廣網絡名片。與心理教育、金融教育合作,打造“1+X”心理服務模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堅持扶貧與勵誌相結合,構建幫扶育人體系。推進服務教育,實施學生事務“最多跑壹次”改革,開展“溫馨服務站”“交心室”等活動,建設優質後勤,營造“家”文化。配合管理教育和組織教育,優化教育體系,強化組織保障,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崗位、各群體的工作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