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
紀錄片《水水月在手》是“詩歌三部曲”的最後壹章。這部電影記錄了命運多舛、性情冷漠的葉嘉瑩先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壹生。
葉先生坎坷的人生經歷令人動容,但他印象更深。我佩服她在苦難中對詩歌的堅持,佩服她把詩歌融入生活,通過詩歌跨越苦難。她滿懷激情地朗誦詩歌,使作者的生命和情感得以復活和延續。她用真情創作詩歌,用詩歌表達對親人、對祖國、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99歲的葉嘉瑩壹生只做了壹件事:繼承中國的古詩。是什麽讓她對古典詩詞文化有如此深厚的歷史和熱愛?是家風。
葉嘉瑩出生於書香門第,深受家風影響。先生年輕時就開始背古詩,讀《論語》。後來,他教授古典文學,壹生寫作和研究詩歌。這些都是濃厚的國學傳統在她思想中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響。
家庭是人生的起點,是人生的第壹課堂。家風傳承是最好的教育。古往今來,很多名人能夠立下宏圖,成就大事,都是因為家風好,都重視家風的傳承。林則徐的十大名言,傅雷的家訓,曾國藩的“奢”“閑”“驕”三字家訓,影響了他的家庭,同時也激勵了幾代人。
董卿大家都不陌生。當主持人的時候,她只是覺得這個女人很漂亮。但看了她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我想很多人和我壹樣,都覺得她優雅、婉約、有內涵,有壹種由內而外散發的魅力。原因是她從小就讀過很多詩集。她的父母都是高等院校畢業,她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和父親的“魔鬼”教育。
《中國詩詞大會》第壹期節目,家裏四代人,爺爺奶奶孫女都在場,父母不在場,家裏人都愛讀書。奶奶已經96歲多了,還保持著每天讀詩的習慣。他家之所以文化氛圍濃厚,大家感情融洽,是因為他受到了奶奶的親身實踐的影響,傳承了讀書的習慣。
正如董卿所說:“其實家風就是這個家庭的父母或者長輩所倡導的壹種家庭風氣和道德氛圍,是可以通過他們的行為和言語形成的!我們感受到這個家庭美好的家風,家庭和睦,尊老愛幼,詩詞歌賦。”壹個家庭的家風,不僅承載著過去,也預示著未來。讀書是最好的家風。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壹個視頻:壹個年輕的父親打開壹本書擋住正在播放的手機,旁邊的兒子在模仿父親看書。顯然,視頻中的父親知道對孩子“以身作則”的方法,但缺乏“身體力行”的行為。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玩著手機,卻抱怨孩子不好好學習。在這個物欲橫流,沈迷其中的現代社會,每個家庭都應該放下手機,去讀書,去享受文章。讓優秀的品格、健全的精神、良好的家風成為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家風正,則子孫正,則源頭正,則國家正。”好的家風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家風的傳承也不是壹朝壹夕的。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需要壹個家庭、壹代人甚至幾代人不懈努力,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規範。這種文化只有代代相傳,才能發揚光大。
“月在手,花滿衣。”高舉山泉,月影在妳手中閃現;玩著樹枝,香味彌漫在衣服裏。
拿起書,讓書香迷人。
擺弄詩詞,讓傳統文化主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