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山中之賊易,心中之賊難。”佛教徒有句話叫“人心為賊王”。要擺脫心中所有的懸念和如賊般的雜念,需要曾子三省的努力。怕是不行,比日常還便宜,壹刻也不放松。長的熟練,自然容易分辨。
楊焦山說:“大家壹起想,就會想這是個好主意還是個壞主意。如果這是壹個好主意,擴大它,妳壹定會看到它的行動。如果這是個壞主意,立刻停止考慮它。如果妳想做壹件事,妳應該想想它是不是自然的。不符合天道,則禁止不為,不可有違天道。”
李詠說:“天下之根本,在於人心;大肯博提醒全世界的人。”所以,要善於扶正內心。
《大學》寫道:“人欲修身,必先有己之操守。”也說明修養在於端正自己的心:“心中有氣,就不能正心;如果妳害怕,妳就得不到正確的心;如果妳玩得開心,妳就不會得到正確的思想。心不在焉,又瞎又聾,吃了不知其味。”
心住在心的位置而不是住在外物,心住在天而不是人的欲望。純粹是好的風尚,仁學的流行,道家的流行,所以我們可以自以為是,不用等義。心在怒、懼、喜,甚至富貴、名利,已經在外位,卻不好、不仁、不自然,不可能是對的。世界上最根本的東西是人心。棄惡揚善,棄惡揚善,棄人欲揚正義,才是關鍵。
王心靜曾說:“謹慎不會流入恐懼,沈思不會流入虛無,空虛不會流入孤獨,勤奮不會流入急躁,仁愛不會流入寬容,勇敢不會流入暴力,神聖不會流入庸俗。如果妳的目標是人,妳可以告訴他們妳的擔憂。”過猶不及,過猶不及。所以,在進入道之前,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正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