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有妳服役期間有殘疾軍人的事實: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二十壹條規定:現役軍人因戰、因工、因病致殘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
因第八條第壹款規定情形之壹致殘的,應當認定為因戰致殘;因第九條第壹款規定情形之壹致殘的,視同因工致殘;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因第九條第壹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疾病致殘的,視為因病致殘。
註:因病致殘軍人(最低6級)只有義務兵和初級士官才有資格評定。
二。退伍義務兵新評殘疾軍人的具體規定:根據《殘疾撫恤金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評定殘疾等級包括新評殘疾等級、補評殘疾等級和調整殘疾等級。
新的傷殘等級評定是指對第二條第壹款第(壹)項以外的人員因戰、因公致殘的傷殘等級評定。重新評定傷殘等級,是指現役軍人因戰致殘未及時評定傷殘等級,退出現役後,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確定因戰致殘的性質,評定傷殘等級。調整傷殘等級,是指對已經評定傷殘等級的人員,因傷殘情況發生變化,導致傷殘等級與評定的傷殘等級明顯不符的,調整傷殘等級。
屬於新確定的傷殘等級的,申請人應當在因戰負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後3年內提出申請。
註: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壹旦退役,不再有資格評定殘疾軍人;
三、退役士兵新評殘疾士兵流程:
(1)需要提交的材料:
65438+
2.申請人所在村或單位的書面意見,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的書面意見;
3.提供相關證明:退伍軍人提供因戰致殘記錄或醫療證明原件、退伍證或退伍軍人登記表。因醫療事故致殘的,應當提供相關機構出具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因職業病致殘的,應當提供省級民政部門指定的具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職業病鑒定結論;
4.因戰、因公負傷的,提供原團級以上政治部的事故證明。
5.省、市、自治區民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未來退伍軍人事務部門,下同),根據《士兵傷殘等級評定標準》的具體規定,作出傷殘醫學鑒定結論和退役士兵傷殘等級評定報告;
6.申請人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4張(人民警察必須穿制式服裝)及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
7.已取得退役軍人傷殘等級鑒定報告的,由縣、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出具書面公示意見,在退役軍人經常居住的社區、村張貼壹周;只有沒有異議的,才會上報上級民政部門。
8.省、市、自治區民政部門經審查符合傷殘評定條件的,在傷殘等級審批表和傷殘證上簽署審批意見(每年審批兩次),加蓋印章,通過縣、市民政局將傷殘軍人證發給本人。不符合傷殘評定條件的,民政部門應當在《傷殘等級審批表》上註明理由並加蓋印章,連同其他提交材料壹並退回申請人。?9.領取殘疾軍人證後的次月,由縣、市、區三級民政局發放相應傷源和等級的撫恤金,享受《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中的法定優待:國內飛機、火車、長途汽車半價,當地交通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