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象過,我們這個地方的太陽系、銀河系甚至宇宙,只是壹個生命結構的細胞,也可能是壹個原子。這其實和電影《黑衣人》片尾的場景很像。最後壹個場景是我們生活的銀河系,真的只是壹個外星人的玩具球。這些情況當然讓人腦洞大開,但在物理學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物理定律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會在不同的尺度上發生變化。支配星系的法則與支配原子的法則完全不同。想象壹下,壹個原子就像壹個太陽系。雖然真的很像,但是原子核占整個原子質量的99.99%,和太陽占據太陽系大部分的質量差不多。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就像有多少行星繞著太陽轉壹樣。不同的是,如果兩個太陽系相撞,那麽這些行星就會相撞,碎成碎片,而且壹定不是波動的。但是當兩個原子碰撞時,它們可能會相互彈開,或者它們可能會結合形成波動的分子。而且根據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我們現在無法確切知道電子會去哪裏,它可以間接從火星軌道跳到木星軌道。
量子論聽起來很奇怪,但它從微觀世界統治宏觀世界。學化學的時候,化學老師壹定通知過妳,兩個原子之所以能結合形成壹個波動的分子,是因為兩個原子之間可以享受到電子。但是,說兩個原子共用壹個電子,真的不對。因為今天電子可以出現在兩個原子的任何地方,我們可以說這兩個原子被束縛在壹起,因為電子在它們之間跳躍。這說明,如果沒有量子論,分子會相互散射,相互碰撞,世間萬物都不會存在。
自然生長或進化系統就像壹個巨大的網絡,人體細胞和宇宙也是如此。雖然宇宙是壹個活細胞的說法永遠無法被科學數據證實,但基於上述理論,我們有理由猜測宇宙是壹個巨大的活細胞,人類只是這個細胞的壹個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