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門碼頭,位於杭州拱墅區,建於1978,至今仍是杭州水運的客運中心。武林門碼頭建築面積3925平方米,碼頭內有多條水上公交線路運行。1線運行於武林門碼頭與陳宮大橋之間,2線運行於武林門碼頭與西溪之間,每天定時發車,節假日多班次。這兩輛水上巴士行駛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上,載著居民和遊客穿行於老杭城的主城區。
陳宮橋是水上巴士1的終點站,是運河南端的壹個古老的貿易中心。陳宮橋已經有將近400年的歷史了。建於明朝崇禎四年,東西橫跨古運河,東起溧水路,西至橋農街。它是杭州最長最高的古代石拱橋。
陳宮大橋是壹座三孔石橋,長98米,高16米。它的名字來源於《論語》,是壹篇政治文章,“以德治國,如北辰,群星薈萃。”顧名思義,作為杭城最高的石拱橋,數百年來成為市區碼頭的交通大動脈,連接著運河東西方的商業貿易。
今天的旅程從武林門碼頭開始。近年來,經過改建的新碼頭候船大廳配備了室內空調和安檢,使候船旅客更加舒適。定點起航,有序登船。大巴是壹艘48座的客船,單程票價3元,途經方心怡,終點在陳宮大橋,全程20分鐘。
客船在古運河上行駛,從南到北經過張江橋、大觀橋和鄧雲橋,最後到達陳宮橋。古橋從東到西橫跨運河,連接著運河兩岸的貿易。在古代,貿易從北京、天津開始,到江蘇、上海、寧波,最後到達拱墅區的碼頭。這座陳宮大橋是京杭大運河南端的起點和終點。從陳宮大橋到江幹區的商船深入杭城內地。
京杭大運河拱墅段全長26.5公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運河兩岸的商業發展於宋代,明清時期達到頂峰。以陳宮橋為中心的信義廣場、大鬥路、米市巷、富義倉等區域繁華,兩岸民居、碼頭、水港遍布,商業貿易如火如荼。
當時,陳宮橋兩岸是北方商人貨物的集散地。宋代有“千裏到杭州”的詩句,其地方百貨店商賈雲集。
據說,壹旦妳讀了陳宮橋,妳就知道了半個杭城的歷史。當妳下了客船,就是陳宮大橋的東岸。當妳爬到陳宮橋的最高點,俯瞰古運河兩岸時,它仍是壹座住宅規模,建在水邊。似乎可以想象壹下,幾百年前,往返的船只停靠在家家戶戶門前的水港,商人們迫不及待地接待著生意上的顧客。它的繁華,不愧為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
晚清時期,近代工業在運河南端,也就是此時所在的陳宮橋地區爆發。紡織行業的上百家企業,如航壹棉、航四聯、大和機械醫藥造船廠、杭州汽車發動機廠、華東醫藥等,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陳宮橋東面是現代工業廠房區,西面是住宅商業區。
明清時期的古民居,民國時期的洋樓小巷,五六十年代的公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樓,幾百年後的杭城歷史被歲月記錄,鐫刻在陳宮橋周邊的建築裏。西街這個小小的歷史區域是現代杭城的壹個縮影。
走過陳宮大橋,來到西岸的住宅商業區,似乎幾百年的時間並沒有帶走陳宮大橋周圍生活和貿易的痕跡。公房和筒子樓還是當地居民的房子,狹窄的小巷頗有年代感。
居民們在小巷裏種植水果和蔬菜。壹條巷子裏有好幾戶人家,前面停著電瓶車,前面掛著衣服。壹進門全是鄰居和家人。沿著河岸的房子前面有壹個水灣。古代有船停靠,淘米洗菜,現在卻是濱水餐廳最美的運河景觀。
杭州拱墅水上巴士之旅,3元體驗京杭大運河千年貿易繁榮,參觀陳宮大橋,了解杭城數百年近代史。最美的風景往往是最廉價最珍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