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對家鄉的回憶‖那時我們忙碌的假期。

對家鄉的回憶‖那時我們忙碌的假期。

我是70後。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每年麥收季節,學校都會放壹周的忙麥假。小麥忙假的原因是,當時正值麥收季節,家裏真的很忙,三個夏天壹般要忙半個多月。孩子也可以在家裏幫助大人。其次,因為學校大部分老師都是代課老師,家裏也有地,需要回家上班。

放假幾天是唯壹沒有作業的假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壹件開心的事。但是有壹點,放假前,學校布置了勤工儉學的任務:放假期間要參加收割勞動,摘麥穗,開學時大家要交麥穗。中低年級記得少,高年級記得多。好像六七斤,初中好像十幾斤。

麥葉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大人。孩子們把大米或開水送到地裏。少年半工半讀,於是開始跟著大人,帶上草帽,拿起鐮刀,壹起割麥子。當小麥成熟時,妳應該早起收割。天氣涼爽的時候,妳會被大人叫醒,帶著興奮,體會勞動的榮耀。兄弟姐妹互相攀比,每壹個都不想掉隊。不過割麥子畢竟是體力活,又熱又刺,期待停下來休息壹下。長時間的農活,胳膊曬黑了,臉也熱紅了,有點窒息的感覺,全身像針紮壹樣。當時在路上聽說“冰糕糖冰糕”上交,我立馬開心起來,堅持到中午瞬間崩潰,再也沒有力氣做了。通常這個時候,大人都會買壹個給大家降溫,驅暑,提神。恨不得拿在手裏咬壹口,夏天的暑氣大大降低。再吃壹口吧,會讓我心涼的。那時候買個冰糕也是奢侈品。

小麥拉到田裏,壹定要先蓋章。幾戶人家輪流用田地打麥子。打麥是最累的活:大人們要站在地裏,越熱越幹。早些年,麥子是用石頭趕的牛,後面還帶了塊石頭。在20世紀80年代末,裝有類似石頭的金屬壓實機的拖拉機被用來驅動小麥,木叉被用來在驅動後采摘小麥。下午開田的時候,長長的麥稈被摘下來,聚在壹起,風吹的時候需要把麥麩提出來。壹般來說,孩子只能幫大人掏口袋,直到最後壹擔麥子。

晚上,在麥田裏蓋著涼席睡覺是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吹著涼風,聽著大人百聽不厭的廢話,看著滿天的星星。.....

我家不忙的時候,幾個朋友去地裏摘麥穗。那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收割小麥,在地裏撿小麥不容易。壹天之內我拿不出多少東西。累了就去樹蔭下,把麥子搓出來,吹幹凈。有時候,運氣好的話,去馬路上撿大車上掉下來的麥穗,會有更多的收獲。

轉眼間就開學了,開學第壹天就要交麥子了。麥子會帶到學校,收麥子的老師還要檢查。發芽的小麥不要,死的小麥都不要,混著土塊的也不要。每個人的麥子都要稱重,超額的學生會被學校表揚。記得有壹年交小麥,因為瘦了壹斤多,沒有完成,同班的好夥伴幫我完成了任務。

現在隨著大型聯合收割機的普及使用,小麥收割基本上壹兩天就結束了,所以90後農村出生的孩子沒有放小麥假的經驗。壹代人的工作場景,是70後人們童年的烙印,無法追尋,揮之不去。那時候的工作也很辛苦,也很享受。帶著成就感,我們意識到每壹粒都是辛苦的,人性也受到這種樸素精神無處不在的感染,培養了我們這壹代人的吃苦精神。

緬懷逝去的青春。(文/趙華生)